全球地緣政治核心正從傳統化石燃料轉向關鍵礦物,台灣在美中對抗夾縫中,應該更積極布局進口多元化、建立能源儲備與相關回收技術,以確保高科技製造供應鏈安全與自主性。
面對全球分裂成美國、中國與非美非中的三圈格局,台灣應該運用自身國際化與產業優勢,強化對美合作、深化非中國圈的影響力,同時提出具有建設性的國際規範改革方案。
各國政府的新創政策多以資金、人才、市場與租稅四大支柱來協助企業搶占市場先機,台灣應持續強化早期資金挹注與輔導國際化,並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且永續的新創生態系。
歐洲是新創的天堂,英國以彈性制度與創新金融打造出優質的創業環境,法國則透過國家品牌與政策引導強化資源整合,台灣可以借鏡其策略,建立整合性新創體系與全球競爭優勢。
荷蘭與芬蘭新創績效卓越,兩國透過國營投資、稅賦減免與國際鏈結等措施,成功打造具韌性與國際能見度的新創生態系,可以作為台灣構建具競爭力的政策環境提供關鍵借鏡。
印度與印尼透過人口紅利與數位需求驅動新創崛起,藉由政策整合、資金引導與國際鏈結打造獨角獸生態。台灣可借鏡一站式支持與優先產業聚焦策略,強化海外拓展與生態系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