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自動化強化「降價能力」 ,看大廠怎麼做
副研究員林金榮 (2025/05/05) 《永續學院編輯室》

前言
購物時, 品質跟服務都是買了、用了,才會知道!但價格是在花錢前,就直接衝擊消費者的眼睛!若連價格都進不了消費者的「射程範圍」內,後續的消費者體驗……等, 都不用談!對於銷售,價格永遠是重要的!
近期的川普關稅大棒一出,直接衝擊商品售價,廠商該怎反應?
面對關稅,當產品進入美國,在美國的進口商會有3種常見的情況及因應作法:
- 漲價幾乎不影響銷售:所以關稅完全轉嫁給消費者,「完全反應在售價上」。
- 漲價會影響銷售量:因此由進口商與出口商協調部分吸收,「部分售價上反映」。
- 漲價都會嚴重影響銷售量:關稅全部由當地進口商與出口商吸收,「售價不變」。
但遇到出口商不願意「共體時艱」時,進口商該怎麼辦?
Walmart 與Amazon 的解法
方法很多,以下兩個自動化解法個案供參考!個案說明廠商如何利用拆解運作流程、每個步驟導入「自動化」來降低成本。
零售業自動化的五大模組
依零售業的運作流程,整個運作系統大致可拆分為四個功能模組加一個管理模組:倉儲自動化、包裝、物流配送自動化、門市自動化與整合前後台的營運數據系統。
一、倉儲自動化
企業透過大幅採購 AMR(自動搬運機器人)或 AGV(自動導引車)的控制主機與導航運算系統,作為自動搬運、分揀與補貨的技術核心。以達到降低人力使用與錯誤率。
機械手臂控制器與視覺系統也逐漸成為自動化的標準配備,透過高精度鏡頭與 AI 視覺演算法實現精準的商品識別與動態抓取。
這些系統的導入可大幅提升倉儲流程自動化程度,降低 30% 以上的人工參與,同時強化出貨正確率與單位坪效,成為零售供應鏈效率提升的起點。
二、倉庫內的自動包裝
這些系統可依照商品大小自動裁切包裝箱、封箱與貼標,實現「客製化包裝」的效率化。其整體效益除減少包材浪費與人力外,更有助於後續配送空間的最佳化配置。
三、無人配送的物流
無人車(無人機)具備 GPU 加速模組與車規等級穩定性,支援 AI 視覺辨識、路徑規劃與障礙物避讓等功能。
該類系統適合應用於中程配送場景,如配送中心至門市、或大型商圈之間的調貨作業。無人車(機)投資不僅降低駕駛人力依賴,更提高車隊調度的即時性與穩定性,在缺工與油價波動背景下具有明顯營運價值。
四、門市的自助結帳
自助結帳主機與電子貨架標籤(ESL)控制閘道器,是門市數位轉型的首波重點。
這些設備可整合 POS 系統、標價機制、刷卡裝置與監控影像功能,不僅可實現無人結帳,也能透過 AI 動態調價,讓標價更貼近市場即時供需。
根據目前實測,自助結帳可將單一結帳流程時間縮短約 30%,並顯著減少排隊等待時間,提升消費者體驗與人員配置彈性。
五、前後台整合的營運數據系統
為了整合前段流程自動化與後端決策,企業同時強化導入邊緣 AI 運算主機(AI Box),用於處理人流偵測、影像辨識、熱點分析等門市與倉儲端即時資這類設備具備現場快速運算能力,搭配 AI 演算法可即時做出反應與預警,避免延遲造成庫存積壓或缺貨問題。
另一方面,雲端數據整合與 IoT Gateway 則負責將感測器、影像與環境資料彙整後傳送至雲端平台(如 AWS 或 Microsoft Azure),實現「雲邊協同」的自動化架構。
這樣的系統設計讓整體營運能從現場延伸到中央系統,提供企業跨區域、跨據點的即時掌控能力。
數位轉型、自動化、零售通路、經營管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