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洞察觀點|永續航空燃料:一條充滿商機的減碳之路

 

洞察觀點

 

永續航空燃料:一條充滿商機的減碳之路

副研究員鄧翔靖  (2025/08/20)    《永續學院編輯室》


波音執行長卡爾霍恩直言,永續航空燃料(SAF)是航空業「達成2050年淨零碳排的唯一解方」。但理想與現實之間,仍隔著一道鴻溝——目前全球年產量僅約3億公升,加油點還不到50個,新產能一開出來就被搶購一空,這場燃料爭奪戰已然在全球開打。台灣今年(2025)也踏出了第一步。中華、長榮與星宇航空在松山、桃園與高雄三大機場正式啟用SAF,全年可望減碳1.5萬噸。供應鏈方面:台塑石化試產5,500公噸,中油取得ISCC雙重國際認證並規劃2026年量產。政府也同步訂下國家標準與檢驗制度,並將2030年SAF占比目標鎖定5%。雖然這些還遠遠不足,但在全球淨零的航空市場上,台灣總算踏出重要的一步。

      重點摘要 


  • 永續航空燃料(SAF)成為全球淨零航空關鍵——各國已訂下混摻比例與時程,雖然目前受制於高成本與供應不足,但政策推動已形成全球市場的驅動力。
  • 台灣SAF產業鏈初具雛形——從餐飲廢油回收、煉製試產到航空公司加油,台灣「小而精」的發展模式,具備成為亞太轉運與加油基地的潛力。
  • 跨產業皆受影響且有機會參與——不只是航空,農業、化工、物流、製造與服務業都能透過切入SAF供應鏈,找到減碳熱點,提升ESG表現與國際競爭力。


減碳壓力下的天空革命:全球政策初步成形,義務比例步步升高

如果電動車重塑了地面交通,那SAF正為航空業開啟新航道。國際民航組織(ICAO)訂下2050年淨零目標,歐盟、英國、日本、新加坡等國也陸續提出SAF混摻比例與時程,將減碳要求直接轉化為航空市場的新規則。這不只是環保,更是航權競爭、票價結構與品牌力相互交織的戰場。對企業經營者而言,這一次的能源轉型,將波及物流、供應鏈乃至ESG績效,逐漸變成一種剛性需求。而目前有幾個地區、國家走在前面:

  • 歐盟「ReFuelEU」:2025年起各機場燃料中2%為SAF,2030年提升至6%、2050年達70%。

 

永續航空燃油供不應求,2030年產量難達標!圖片來源:法荷航集團(Air France-KLM)官網

歐盟推動SAF政策引發航空業強烈反彈。包括漢莎、瑞安、法荷航與IAG等歐洲17家主要航空公司近日聯合發聲,要求歐盟放寬SAF使用比例規定。他們指出,目前SAF成本高出傳統燃料數倍,供應量僅有航空燃料總量的0.3%,遠遠低於2030年預定的6%目標。根據波士頓諮詢公司(BCG)報告,若依現行產業發展趨勢,2030年SAF產量還短缺超過30%,其中生物SAF缺口達30%、合成SAF更缺少將近45%。航空業者警告,若不加速生產或調整政策,歐洲航空將因相關政策,而在全球競爭中陷入劣勢。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理事長更直言:「這些目標從一開始就不可能達成。」儘管如此,業界仍承諾朝2050年淨零排放邁進,呼籲歐盟在推動永續的同時,也應兼顧產業現實與競爭力。
 

  • 英國:2025年起啟動2%混摻義務,2040年提高至22%,並設立「收入確定機制」(RCM)保障投資回報。
  • 新加坡:2026年起強制離境航班使用SAF並徵收燃料稅。
  • 日本:2030年國內航班燃料10%替換為SAF,提供稅收抵免與資本補貼。

這些時間表清晰、罰則明確的政策,推動資金動能與技術加速商業化,形成全球性的市場牽引力。

永續航空燃料減碳策略2050淨零SAF產能航空燃料政策桃園機場轉運氫化酯脂肪酸電轉液燃料ESG供應鏈國際航權競爭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