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習會決定暫緩關稅與出口管制一年,為美、中談判與供應鏈調整爭取空間;由AI與電子出口領漲,帶動景氣回穩,但傳產與房市仍承壓,製造、服務與營建景氣呈現分歧。
美中貿易衝突持續升溫、人工智慧與消費性電子拉貨帶動出口,製造業景氣雖然回穩但仍受關稅與供應鏈不確定性干擾;服務業轉弱、營建業受公共建設與高科技投資支撐上揚。
美國成長續行但就業轉弱,關稅不確定性下降。國內AI與匯率助攻,電子機械轉強、鋼價走揚,營建亦受公建與廠房投資帶動,製造業、服務業與營造業景氣測驗點均上揚。
美國關稅推升亞洲提前備貨,短期出口維持高檔,但後續回調壓力加大;國內AI需求支撐電子機械景氣,傳產仍疲弱,服務業與營建業各受股市回溫與風災影響,整體景氣分歧。
受美重啟高關稅政策影響,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升高,然上半年提前拉貨與科技外需支撐強勁,推升台灣GDP年增率可望突破5%。全年預估呈「前高後低」格局,GDP年增率上修至3.02%。
以伊戰事升溫引發油價與供應鏈風險,加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壓力;國內製造業受基期與新台幣升值雙重影響續呈保守,服務與營建業則在景氣面臨五連跌中觀望未來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