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本月景氣動向調查|【景氣動向調查】114年9月景氣動向調查

 

本月景氣動向調查

 

【景氣動向調查】114年9月景氣動向調查

台經院  (2025/09/26)    

美國上半年經濟在民間消費與AI投資帶動下維持成長,但聯準會主席近日指出,就業市場已明顯降溫,短期通膨壓力仍存。雖然美國對等關稅的負面衝擊已趨緩,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下降,有助於帶動全球製造業回升,不過產業關稅尚未完全公布,加上地緣政治衝突可能升溫,全球經濟前景仍充滿諸多變數。
隨著美國對等關稅政策逐漸明朗,加上8月新台幣走貶,關稅與匯率帶來的衝擊已不若前幾個月明顯,製造業廠商對當月景氣的看法較上月調查明顯改善。不過,產業表現仍顯分歧,在AI與高效能運算需求帶動下,電子機械業看好當月景氣的比例明顯高於看壞。同時,中國推動減產並祭出救市措施,國際鋼價走揚,也使鋼鐵業看壞當月與未來半年景氣的比例有所下降;服務業方面,零售與餐旅業受惠於暑假旺季、節慶消費及避暑商機帶動,對當月景氣普遍看好。證券業則因8月台股量價齊揚,經紀、自營與承銷業務同步受惠,業者對當月景氣亦多持樂觀態度。
營造業方面,雖因災後重建影響部分公共工程進度,但先前延宕的建案已陸續交屋,帶動銷售,8月景氣大致持平。展望未來,公共建設預算增加及AI帶動廠房與設備投資,訂單充足,景氣可望成長。不動產方面,8月交易量下滑,房貸緊縮與新屋交屋潮減弱。展望未來,雖有新青安貸款排除與換屋期限延長等利多,但需求因央行管制未鬆綁、銀行端對房貸業務仍顯謹慎,加上新增供給不斷增加的影響,房市短期仍呈量縮價緩跌。
根據本院調查結果,經過模型試算後,2025年8月製造業、服務業與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同步走高。其中,製造業已連續兩個月走揚,營建業由持平態勢轉為走揚,服務業則在短暫下滑一個月後再度回升。


一、國際情勢

觀察近期國際經濟情勢,在美國方面,8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雖較上月相比有所回升,但已連續六個月處於衰退區間,新訂單、就業、供應商交貨及存貨均回升,平均交貨時間縮短至84天,仍高於疫情前,就業指數雖有微增,但表現仍疲弱,反映裁員與凍結招募持續,多數企業並指出關稅與不確定性帶來壓力;歐元區8月綜合經濟觀察指標(ESI)較上月下滑,工業信心因生產預期轉弱下滑,但訂單略改善、庫存持平,部分緩解壓力,而服務業信心受過去需求惡化拖累,不過未來需求展望回升,使跌幅有限,消費者信心雖對家庭財務更悲觀,但對經濟前景看法較溫和,加上大宗消費意願增加,抵銷部分負面影響,整體仍具一定支撐;日本8月製造業PMI雖有所回升,但仍位於收縮區間,主要因生產降幅趨緩,就業已連續9個月成長,且投入成本持續維持低檔。在中國方面,8月製造業PMI較7月數值微升0.1個百分點,除就業指標下滑外,其餘皆有改善,但整體製造業仍處於衰退區間。東南亞方面,8月製造業PMI為51.0點,較7月數值增加0.9點,主要係新訂單5個月來首度回升,產出增速創14個月新高,帶動廠商4個月來首次擴大採購,製造業景氣持續維持在榮枯線之上。

美國

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BEA)調整前次發佈之2025年第二季美國經濟成長數值;調整後的第二季GDP成長年增率(yoy)為2.1%,較前次數值上修0.1個百分點。內需方面,美國第二季的民間消費及民間投資成長年增率分別為2.4%與0.4%,相較於前次數值,前者維持不變,後者則上修0.5個百分點。而在外需市場表現上,美國第二季的輸出與輸入成長年增率分別為2.0%與1.3%,相較前次數值,輸出成長率上修0.1個百分點,而輸入成長率亦上修0.2個百分點。此外,在2025年全年度的美國GDP方面,根據EIU與S&P Global於2025年9月發布的預測,前者將經濟成長率由1.3%上調至1.7%,後者則由1.7%上調至1.9%,反映第二季經濟表現優於預期,AI驅動的投資仍然強勁。
在就業市場表現方面,美國2025年8月失業率升至4.3%,較上月增加0.1個百分點。當月非農就業僅新增2.2萬人,遠低於7月修正後的7.9萬人。同時,6、7月新增非農就業合計亦遭下修2.1萬人。整體顯示,川普政府上任以來,因關稅政策不確定性使企業縮減招募意願,加上驅逐非法移民政策使勞動力供給放緩,以及裁減聯邦政府雇員等因素,共同壓抑就業成長。物價方面,因加徵關稅推升進口食材成本,加上川普政府加強遣返非法移民,導致農場勞動力短缺,推高食品與飲料價格年增率,而能源、二手車及交通運輸服務價格年增率亦較7月上升,共同推動通膨走高,美國2025年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9%,較上月增加0.2個百分點。同時,扣除食品與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年增率為3.1%,較上月相比維持不變。此外,受汽車相關、電子產品、服飾、食品飲料及電子商務等零售銷售年增率同步回升帶動,美國2025年8月零售銷售額年增率達5.0%,較修正後前值上升0.9個百分點。中國7月對美稀土磁鐵出口量大增75%,創下半年新高,帶動汽車供應鏈逐步穩定,推升汽車及零組件產出月增率顯著回升,惟受比較基期因素,其年增率明顯下滑,進而使8月工業生產年增率由7月修正後的1.3%降至0.9%。
至於美國經濟近期的景氣展望方面,參考美國供應管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Supply Management, ISM)公佈美國的2025年8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8.7點,較前月數值上升0.7個百分點,連續六個月處於衰退區間。就ISM製造業指數主要分項來看,8月新訂單、就業、供應商交貨與存貨分項均較7月上升,平均交貨時間縮短至84天,仍高於疫情前水準。就業指數雖較7月微增,仍為最疲弱環節,顯示裁員與凍結招募持續進行,多數企業反映關稅成本與不確定性造成壓力。另外ISM公佈的2025年8月非製造業PMI為52.0點,創2月(53.5點)以來最高,較前月指數增加1.9點,仍處於擴張區間。其中,商業活動指數升至55點,已連續自2020年中以來維持擴張,新訂單大幅回升至56點,但新出口訂單續跌至47.3點,就業指數雖微升至46.5點,但已連三個月萎縮。

歐洲

歐盟統計局(Eurostat)亦調整前次發布之2025年第二季歐元區(EA20)經濟成長率為1.5%,較前次數值上修0.1個百分點,但仍較上季減少0.1個百分點。在歐元區第二季經濟成長中,家庭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成長貢獻度與前一季持平,固定資本形成表現優於上季,但政府最終消費支出與淨外需則較上季走弱。此外,在2025年全年度的歐元區GDP方面,EIU與S&P Global於2025年9月份發布預測值分別為1.2%與1.3%,與先前預估一致,均未調整。
就業市場方面,歐元區於2025年7月失業率從6.3%下降至6.2%。其中,西班牙減少1.1萬人、義大利減少7.4萬人,降幅最顯著,相較之下,德國與法國失業人數則分別小幅增加0.2萬人與0.4萬人。物價方面,服務類與食物、飲料及菸草價格指數年增率的下跌抵銷能源價格、工業製品價格指數年增率的走升,使得2025年8月歐元區CPI年增率持平於2.0%,而8月歐元區核心CPI年增率同樣持平於2.3%。歐元區7月零售銷售年增率因食品、飲料及菸草類,以及非食物產品與汽車燃料銷售成長放緩影響,由6月修正後的3.5%降至2.2%。歐元區7月工業生產年增率由6月修正後的0.7%升至1.8%,主要受德國帶動。德國工業生產回溫,汽車業表現亮眼,使得歐元區金屬製品業及運輸工具業年增率亦明顯提升。
在歐洲經濟展望方面,參考歐盟委員會公佈的綜合經濟觀察指標(Economic Sentiment Indicator, ESI),歐元區2025年8月的ESI為95.2點,較上月數值減少0.5點。其中,在工業信心方面,生產預期轉弱使信心下降,不過訂單評估略有改善、庫存看法大致持平,部分緩解下行壓力;服務業信心則因過去需求顯著惡化而受挫,但企業對未來需求展望有所回升,使整體下滑幅度有限;在消費者信心方面,對家庭未來財務狀況更顯悲觀,但對國內經濟前景的看法相對溫和,加上大宗消費意願上升,抵銷部分負面影響,反映市場雖承壓,仍保有一定支撐力道。

日本

日本內閣府公布2025年第2季GDP年增率第2次速報值為1.7%,較前一次速報增加0.5個百分點,僅出口年增率較第1季數值增加,增幅為4.9%,民間住宅投資、民間企業設備投資、民間消費皆較第1季轉弱,年增率分別為2.5%、1.9%及1.1%,政府消費及公共投資年增率由正轉負,分別為-0.2%及-0.7%。日本財務省公布2025年8月出口為8兆4,252億日圓,較2024年同期減少0.1%,受到美國調高鋼鋁、汽車關稅及全球需求趨緩影響,鋼鐵及汽車零組件等出口衰退情形持續,8月年減幅分別為14.9%及12.6%;進口額為8兆6,677億日圓,年減5.2%,主要因原油、醫藥品等產品進口年減幅逾20%所致。在2025年全年度的日本GDP方面,EIU、S&P Global最新發布預測值分別為0.9%、1.2%,分別較上次預測值增加0.3及0.4個百分點,主要係日本官方分別上修第1、2季GDP年增率,顯示民間消費及民間投資仍具韌性。
在就業市場方面,依據日本總務省公布2025年7月經季節調整後失業率為2.3%,與6月數值減少0.2個百分點。物價方面,8月消費者物價(CPI)年增率為2.7%,較7月數值下降0.4個百分點,主要係政府在7-9月提供電費及瓦斯等能源補貼;核心CPI年增率為3.3%,較7月數值下降0.1個百分點。在工業生產方面,工業生產指數年增率表現由2025年6月4.4%降至7月的-0.4%,主要受到輸送機械工業、自動車工業、無機化學業、有機化學業及金屬製品業等生產較上年同月減少所致。
在日本經濟展望方面,參考S&P Global引用au Jibun Bank發布的日本8月製造業PMI為49.7,較7月數值增加0.8點,主要係生產下滑趨勢放緩,就業指標為連續第9個月出現成長,投入成本指標仍維持低點所致;服務業PMI為53.1,主要受到新出口訂單仍持續下滑,就業增速為近2年首次出現下滑,加上售價漲幅放緩所致,PMI指數雖較7月數值小幅下降0.5個百分點,但仍連續第5個月處於擴張區間。

中國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2025年8月全國規模以上(主要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工業增加值年增率為5.2%,較7月減少0.5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年增率3.4%,較7月減少0.3個百分點,其中商品零售、餐飲年增率分別為3.6%、2.1%;1-8月全國(不含農戶)固定資產投資年增率為0.5%,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年增率-2.3%。房地產指標方面,1-8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為-12.9%,其中商品房銷售額及面積增速分別為-7.3%及-4.7%。依據中國海關總署發布2025年8月貿易額5,412.9億美元,年增3.1%,其中進出口分別年增4.4%及1.3%。在2025年全年度的中國GDP方面,EIU、S&P Global最新發布預測值分別為4.9%、4.8%,均與上次預測值持平。
在就業市場方面,2025年8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3%,較7月數值增加0.1個百分點。在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方面,2025年8月CPI年增率-0.4%,較7月數值減少0.4個百分點,其中交通通信及食品煙酒等價格下滑,其他用品及服務、衣著、教育文化等價格上漲;8月核心CPI年增率為0.9%。
在中國經濟展望方面,依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8月製造業PMI為49.4%,較7月數值增加0.1個百分點,除從業人員指標較上月數值下滑外,其餘指標皆較上月數值改善,不過,整體製造業活動仍處於衰退區間。8月非製造業PMI指數為50.3%,較7月數值增加0.2個百分點,儘管投入品價格及從業人員指數持平外,新訂單及銷售等價格指數較7月數值改善,致整體活動維持在擴張區間。

東南亞

在2025年全年度的東南亞國家GDP預測方面,依EIU與S&P Global最新發布數據,兩者對馬來西亞、泰國預測值均維持前次數值,EIU預測值為4.0%、1.8%,S&P Global預測值為4.2%、2.0%。在印尼GDP預測方面,EIU維持4.7%,S&P Global因印尼第2季GDP增幅超過5%,將預測值上修至5.0%。在菲律賓預測方面,EIU認為通膨壓力放緩、寬鬆貨幣政策及選舉相關現金發放雖有助於帶動經濟,然第2季GDP增幅不大,顯示民間消費仍持續低迷,因而將GDP年增率預測值由6.4%下調至5.5%,S&P Global則維持上次預測值5.6%。在新加坡方面,EIU考量醫療保健及國防支出大幅增加,因而調升政府消費年增率預測值由4.7%增至7.1%,故上修GDP預測值,較上次預測值增加0.1個百分點至2.9%;S&P Global則維持上次預測值2.7%。在越南方面,EIU維持上次預測值6.5%,S&P Global因美國對等關稅由46%降至20%,有助於出口表現,以及第2季GDP增速優於第1季而上修GDP年增率預測值0.2個百分點至6.6%。在印尼方面,EIU則維持上次預測值4.7%,S&P Global因印尼製造業出現反彈,產出及新訂單指標上升,帶動出口及就業表現,因而將GDP年增率預測值微幅上修0.1個百分點,達5.0%。
在就業市場方面,2025年7月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及泰國失業率分別為5.3%、3.0%、2.0%及0.7%,其中菲國受到颱風及洪災影響,農業、零售業、建築業等失業人數大幅增加,致7月失業率較6月數值上升1.6個百分點,創2022年7月以來新高。在消費者物價方面,2025年8月越南、印尼、菲律賓及泰國CPI年增率分別來到3.2%、2.3%、1.5%及-0.8%其中菲國受到天災影響,增幅為2025年3月以來新高,越南與7月數值持平,印尼及泰國則較7月數值下滑;馬來西亞7月CPI年增率受服務業價格上揚影響,較6月數值增加0.1個百分點,達1.2%;新加坡7月CPI年增率受到服飾、天然氣及電力等公用事業費率等下滑影響,較6月數值減少0.2個百分點,達0.6%。
在東南亞經濟展望方面,參考S&P Global東協製造業PMI,8月PMI為51.0點,較7月數值增加0.9點。主要係新訂單出現5個月以來首次回升,產出指標增速為14個月以來新高,製造需求回升,帶動廠商4個月以來首次擴大採購,致整體製造業表現續維持在榮枯線之上。從國家別觀察,8月各國PMI指標除越南、新加坡及菲律賓主要受到美國對等關稅抑制部分需求,影響新訂單及出口表現,加上原料短缺及運輸成本推升投入價格,成本壓力增加,3國PMI指標分別較7月數值下滑2個、1.5個及0.1個百分點,達50.4、51.2及50.8,其餘東協國家PMI指標皆較7月數值改善,依序為泰國(52.7)、印尼(51.5)及馬來西亞(49.9)。


二、國內情勢

首先在對外貿易方面,受惠於AI新興科技應用需求續強,及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旺季,激勵科技產品出貨動能延續,使得8月進出口表現仍維持高水準,8月出口年增率由上月42.0%降至34.1%,進口年增率亦由20.5%增至29.5%。在主要出口商品中,高科技與傳產景氣表現依舊分岐,受惠於AI與高效能運算商機,資通與視聽產品及電子零組件分別大幅年增79.9%與34.6%,合計成長55.5%,其餘傳產貨類出口則下滑4.8%,其中塑橡膠及其製品減少12.1%、基本金屬及其製品下降7.1%,主因為市場需求疲弱及海外產能過剩;進口方面,受AI產業鏈國際分工與出口衍生需求所帶動,令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與機械進口年增率較7月上升。累計2025年1-8月出口較去年同期成長29.2%,進口成長21.7%,總計2025年1-8月出超金額為868.8億美元,成長65.9%。
國內生產方面,受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與雲端資料服務需求持續,以及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動能挹注,資訊電子產業生產穩健成長。不過,傳統產業因市場需求疲弱、客戶下單保守而持續減產,部分抵銷電子業的增幅。整體而言,8月製造業生產指數達118.22,月增2.94%,年增15.48%。從細部產業來看,資訊電子產業表現強勁,年增率持續維持雙位數成長;傳產則受國際經貿情勢波動影響,市場需求依然疲弱,加上部分廠商調節減產或進行產線排修,導致汽車及其零件業年減11.95%、化學材料及肥料業年減1.71%、基本金屬業年減0.69%。整體而言,2025年1至8月工業生產較去年同期成長16.59%,其中製造業成長17.75%。
內需消費方面,8月零售業營業額達3,915億元,年增0.36%,扭轉前幾個月的衰退,轉為正成長,若不計汽機車零售業,年增率為1.34%。其中,汽機車零售業受買氣保守影響年減4.5%,燃料零售業因油價低於去年同期年減7.2%。綜合商品零售業整體年增2.9%,其中百貨公司受新商場加入營運、暑期集客活動及品牌進駐帶動,年增4.5%,便利商店則受父親節、情人節及暑期消費需求推升,鮮食與冰飲品銷售表現佳,年增4.0%。整體而言,零售業在各類業態消長下出現回穩,累計今年1至8月營業額仍較去年同期小幅衰退0.68%,惟綜合商品零售業則維持年增3.01%;餐飲業部分,8月餐飲業營業額933億元,年增4.80%,其中餐館及飲料店受惠暑假外食及節慶聚餐需求成長,加以應景餐點及聯名商品吸引買氣,使得餐館業營業額年增率續呈成長,累計1~8月餐飲業營業額較上年同期增加3.14%。
物價方面,受到颱風影響,蔬菜與肉類價格明顯上漲,令食物類價格年增率由7月2.90%擴增至8月3.18%,對總指數影響0.85個百分點,較上月增加0.06個百分點。此外,交通及通訊類受油料費價格年增率下滑影響,致整體價格年減幅度擴大。因部分醫療院所調升掛號費及病房自付費,致醫療保健類價格年增率由7月1.59%擴增至8月1.75%。8月整體CPI年增率由7月1.53%擴增至1.60%,核心CPI年增率亦由7月的1.69%擴增至1.74%;PPI方面,受化學材料及其製品、藥品、石油與煤製品、基本金屬及電子零組件等價格下跌影響,不過禽畜產品價格上揚,加上去年10月電價調漲因素,抵銷部分跌勢,使PPI指數年增率由7月的-6.63%縮減至-4.98%。累計2025年1-8月CPI年增率1.83%,PPI年增率為-1.27%。
勞動市場方面,適逢畢業季,致使初次尋職者失業人數較上月增加,加上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而失業的人數亦較上月增加,2025年8月失業率3.45%,較上月上升0.05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月下降0.03個百分點,今年1至8月失業率平均為3.35%,較上年同期下降0.03個百分點。在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方面,2025年8月底共有4,863名勞工實施減班休息,其中多集中在製造業,尤以金屬機電工業受影響最嚴重,其實施人數高達3,685名勞工,占整體減班休息人數75.8%。薪資方面,7月本國籍全時受僱員工總薪資為69,088元,年增5.21%,7月經常性薪資平均數為50,670元,年增2.98%,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後,2025年1~7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平均數年增1.27%,1~7月累計實質總薪資年增3.80%。
國內金融市場方面,8月本國五大銀行(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新承做放款加權平均利率為2.196%,較7月的2.205%下降0.009個百分點,係因週轉金及資本支出貸款利率均較7月下降所致。股市方面,隨著美國通膨數據溫和,勞動市場表現較先前預期疲弱,使得金融市場對聯準會9月降息預期升溫,加上川普表示赴美投資企業及有望豁免半導體關稅,有助於國內半導體龍頭廠商可望豁免關稅,帶動台股漲勢且成交量明顯放大,台灣加權指數8月底收在24,233.10點,上漲2.93%,平均日成交量為4,488.06億元。匯率方面,8月外資在台股呈現賣超,結束自5月以來連續三個月的買超態勢,並於匯市明顯偏向資金匯出,8月外資由淨匯入轉為淨匯出13.66億美元,令新台幣呈現走貶態勢,8月底匯率收在30.605美元,貶值2.25%。


三、廠商調查結果

在國內製造業對當月景氣看法上,鋼鐵業雖受地緣政治、美國關稅及中國房市低迷等不利因素影響,但在中國推動反內捲措施下,產能過剩壓力獲得緩解,帶動煉鋼原料與國際鋼價回升。整體而言,需求依然偏弱,使8月基本金屬出口與外銷表現不如上月,但在供需改善與原料價格支撐下,看壞當月景氣表現的鋼鐵廠商比例雖仍達四成,卻已較上月明顯下降;化學工業方面,雖有裂解廠歲修支撐原料價格,但因客戶拉貨保守,加上台化檢修與銷售遞延,拖累石化原料業營收表現,塑橡膠原料則因訂單延後與台塑多廠歲修,產能與營收均較上月下滑,人造纖維業則受織布廠補貨不振,景氣與上月持。整體而言,仍有近四成的化學工業廠商看壞當月景氣表現;電子機械業方面,晶圓代工與封測業受AI與高效能運算需求推動,加上智慧手機供應鏈拉貨,先進製程產能維持高檔,高階封裝與測試稼動率同步提升,帶動景氣成長。DRAM廠商則因供應商控產並停產DDR4產品,價格上漲且客戶備貨,出貨表現增強,景氣亦隨之回升。整體而言,雖仍有約兩成廠商看壞景氣,但看好當月景氣的比例已較上月明顯增加。
在未來半年景氣看法上,鋼鐵業方面,美國將進口鋼鋁關稅提高至50%,衝擊下游外銷接單與出貨,而國內則受打炒房政策影響房建需求,加上新台幣匯率相較於上年同期升值亦不利下游營運,削弱下單與補貨意願。不過,隨著美國關稅政策逐漸明朗,中國推動減產並祭出救市措施,加上國際原料價格止穩,產業情勢稍有改善。整體而言,雖仍有近四成業者看壞未來半年景氣,但比例已較上月調查相比有所減少;電子機械業方面,美國關稅引發的提前拉貨效應,可能壓縮AI以外領域的訂單能見度。不過,AI技術持續推升先進製程、先進封裝與高階測試需求,加上台積電2nm製程進入量產,可望進一步強化晶圓代工表現。同時,記憶體市場供需改善,也帶動業者營運回升。然而,關稅政策仍具高度不確定性,使品牌廠商在新機與旺季備貨上趨於保守,部分產品提前拉貨亦恐削弱後續成長力道。整體來看,電子機械業者對未來半年的景氣看好與看壞比例,均較上月小幅上升。
在製造業調查部分,根據本院對製造業廠商所做2025年8月問卷結果顯示,認為當(8)月景氣為「好」比率為22.8%,較7月17.7%增加5.1個百分點,認為當月景氣為「壞」的比率則為33.6%,較7月37.6%減少4.0個百分點;由整體廠商對未來半年景氣看法加以觀察,看好廠商由2025年7月的17.0%增加0.7個百分點至當月的17.7%,看壞比率則由7月的32.7%增加1.7個百分點至當月的34.4%。
將上述製造業對當月及未來半年景氣看法比率之調查結果,經過本院模型試算後,2025年8月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88.88點,較7月修正後之87.09點增加1.79點,連續兩個月呈現上揚態勢。
服務業方面受惠於暑期出遊帶動消費,加上冷飲鮮食買氣上揚,又逢民俗月,各大企業、社區與廟宇的普渡用品整箱預購訂單逐步增加,再加上高溫催生避暑商機,使百貨商場人潮湧現,故有七成以上比例的零售業者看好當月景氣表現;餐飲業受惠暑假旺季與父親節聚餐帶動,再加上連鎖品牌積極拓展據點並推出聯名企劃,營運表現增溫。觀光業雖同樣受惠於暑期與家庭旅遊需求升高,帶動飯店住房與餐飲成長,然受到出境旅遊熱度持續,且因基期較高及颱風影響中南部住房率,使觀光業景氣表現較為持平,不過整體來看,餐旅業仍有七成左右的餐旅業者看好當月景氣表現;受惠於半導體在美國生產可豁免關稅的消息及聯準會釋出降息訊號等利多,加上半導體龍頭廠商領軍,台股展現價量齊揚,帶動券商經紀、自營與承銷業務表現亮眼,因此有半數比例的證券業者看好當月景氣。
在未來半年景氣看法上,近期金融市場表現良好帶動投資收益,加上政府推動擴大內需政策、演唱會與運動賽事的熱絡,以及百貨復業與新開幕促銷刺激消費意願,因此有七成以上零售業者看好未來半年的景氣表現;在保險業方面,雖然美國已降息一碼,但點陣圖顯示未來是否會大幅降息仍存不確定性,預料短期投資可望受惠,中長期發展仍待觀察。此外,部分保單損失率過高,尤其健康險已宣布調漲費用,恐使換約意願下降並推升解約情況。再加上上半年保費成長快速,後續收入預期將趨緩。同時,企業投保需求亦須關注關稅談判及232條款的結果,這將影響廠商設廠或轉移策略,進而牽動投保需求。整體而言,雖然降息與政策利多仍在,但投資環境不確定性偏高,因此約六成保險業者看好未來半年的景氣表現,仍有近三成業者持悲觀看法;貨櫃運輸因提前拉貨效應透支、美國庫存去化緩慢,加上新船供給大增,且成本壓力難以轉嫁,運價恐走弱,收益下滑。相較之下,散裝運輸受惠於中國鋼廠補庫與礦砂出口需求回升,且新船交付有限,景氣可望維持小幅成長。整體而言,有接近八成比例的運輸倉儲業者看壞未來半年景氣表現。
將上述服務業對景氣看法調查結果,經過本院模型試算後,2025年8月服務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88.64點,較7月的87.63點增加1.01點。
在營造業方面,雖政府為了在短期內修復中颱丹娜絲、強烈西南氣流對我國嘉南地區造成的嚴重損害,開放原先僅適用公共工程的外籍勞工,得以前往災區參與重建工程,影響部分公共建設的執行進度;但由於先前因工料成本揚升、案場缺工等因素影響,導致工期有所遞延的建案,陸續進入驗收交屋階段,相關工程加速推進支撐其銷售額成長,故8月整體營造業景氣仍呈現持平態勢。展望未來,由於2026年我國公共建設預算較2025年增加16.1%,有利於本產業在公部門業務領域維持成長表現,加上受惠於生成式AI議題持續發酵,2025年國內半導體及AI相關業者的廠房與機器設備投資大幅成長,使得營造業廠房營建工程、機電及管道工程未來在手業務水位充沛,故預估未來半年整體營造業景氣以成長視之。
其次不動產業方面,8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件數月增率為-11.6%,由於房市交易與登記約莫有1個月左右的時間差,8月的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反映的是7月至8月初的市況,因適逢暑假出遊旺季,房市交易相對清淡,況且銀行房貸緊縮持續,甚至減少來自於新屋交屋潮挹注所致。展望未來半年,即便9月初行政院拍板「不動產放款天條」排除新青安,將新青安排除於銀行法72-2條的不動產放款比率限制外,加以後續央行針對「先買後賣」的換屋族群,切結1年的售屋期限延長至18個月;但因央行理監事會議並未再鬆綁選擇性信用管制、銀行端對房貸業務仍顯謹慎,且對等關稅的影響正要慢慢浮現,而內需的相關產業包括房市交易恐也將連帶受影響,加上新增供給不斷增加的影響,故短期內房市交易結構持續呈現量縮價緩跌的局面。
將上述營建業對景氣看法調查結果,經過本院模型試算後,本次營建業2025年8月營業氣候測驗點為97.41點,較7月之94.75點上升2.66點。


四、綜合分析判斷

本院各產業研究人員根據廠商問卷調查及工業產銷等相關資訊,對個別產業未來半年之景氣趨勢綜合判斷如下:

● 8月轉壞,未來半年較8月看壞之產業:
塑橡膠原料、螺絲及螺帽、機械設備製造修配業、金屬工具機業、產業機械業、家用電器、自行車製造業、自行車零件製造業、運輸倉儲業
 
● 8月轉壞,未來半年較8月看好之產業:
汽車製造業
 
● 8月轉壞,未來半年維持持平之產業:
陶瓷及其製品、水泥及其製品、運輸工具業、建築投資
 
● 8月持平,未來半年較8月看壞之產業:
化學工業、石化原料、金屬製品、汽車零件、育樂用品業、批發業
 
● 8月持平,未來半年較8月看好之產業:
製油、製粉及碾穀、木竹製品業、精密器械、營建業、一般土木工程業
 
● 8月持平,未來半年仍維持持平之產業:
總製造業、屠宰業、飼料業、紡織業、紡紗業、皮革毛皮製品、紙業、印刷業、人造纖維製造業、石油及煤製品、橡膠製品、塑膠製品、非金屬礦物、玻璃及其製品、鋼鐵基本工業、金屬模具、金屬建築結構及組件業、電力機械、電線電纜、通信機械器材、資料儲存及處理設備、機車製造業、機車零件製造業、電信服務業
 
● 8月轉好,未來半年較8月看壞之產業:

 
● 8月轉好,未來半年較8月看好之產業:
冷凍食品、電力機械器材製造、電子機械、電子零組件業、零售業、銀行業、證券業
 
● 8月轉好,未來半年仍維持持平之產業:
食品業、不含酒精飲料、織布、成衣及服飾、化學製品、視聽電子產品、餐旅業、保險業

 

景氣動向調查國際經濟情勢國內經濟情勢製造業景氣服務業景氣金融市場廠商調查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