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員工跟老闆一樣拼命?中國餐飲業的「福建模式」
副研究員林金榮 (2025/06/23) 《永續學院編輯室》

前言
老闆:員工怎都愛做不做?但獎金都只嫌少、不嫌多!
員工:工作都做不完?但薪水又那麼少!
以上的對話,不管是老闆還是員工,應該都不陌生!怎處理嗎?若解決了,會有何好處?以下是一個發生在中國的個案!
中國餐飲業的「福建模式」近年來備受關注,它主要指的是一種「門店眾籌、員工合夥、直營管理」的商業模式,並以華萊士(中國知名平價漢堡連鎖)的成功為典型代表。
這種模式有效地融合了傳統加盟和直營的優勢,並在福建地區的許多小餐飲品牌中得到廣泛運用,使其實現了快速擴張。
福建模式
一、核心模式:門店眾籌、員工合夥、直營管理
門店眾籌(資金來源):
- 對內眾籌:企業將股份下放給公司高層、核心店長及優秀員工,讓他們「在同一條船上」,從僱傭關係轉變為合夥關係。例如,華萊士的每個店長通常享有優先投資入股權,員工可靈活投資2.5%至40%不等的股份。這種方式有效激發了員工的「當老闆精神」和經營積極性。
- 對外眾籌:將供應商、店面房東以及其他利益相關者也納入眾籌對象,形成更廣泛的利益共同體。例如,華萊士參股的上游供應鏈企業多達8-10家,使得門店不僅是某一個人的,而是「屬於一個團隊的」。
- 優勢:這種模式大大降低了連鎖餐飲的資金壓力,實現了輕資產快速擴張;同時也綁定各方利益,降低了合作風險,提升了門店的存活率和盈利能力。
員工合夥(單店管理):
- 利益捆綁:員工不再只是領取固定薪水,而是通過持股分享門店利潤,甚至參與門店的日常經營管理。這比單純的股權激勵更為現實和有效,真正激發了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 責任分工:團隊中有人負責原料供應、有人負責經營、有人負責後勤,分工明確,但利益共享,形成了一種共贏文化。
- 優勢:員工的主動性大大提升,門店的經營績效和服務品質也隨之提高,降低了管理成本和離職率。
直營管理(連鎖管理):
- 統一標準:雖然採用了眾籌和合夥模式,但連鎖餐飲總部仍保留直營管理的核心,提供技術、原料、物流、品牌輸出等支持,確保所有門店的經營標準、產品品質、服務流程的統一性。
- 優勢:避免了傳統加盟模式中可能出現的品管問題和品牌形象受損,保證了品牌的長期發展和市場競爭力。
二、代表品牌:
- 華萊士:最具代表性的品牌,以平價漢堡模式實現「十年萬店」的快速擴張,成為中國本土西式快餐的巨頭。
- 塔斯汀:號稱「中國漢堡」,在漢堡基礎上融入中式元素,也快速崛起,門店數量突破7000家。
- 沙縣小吃:雖然其發展歷史悠久,但近年來也在推動標準化、連鎖化,並在一定程度上借鑒了合夥模式,使其門店遍布全國乃至海外。
- 醉得意、周麻婆、淳百味、小叫天、四方桌:這些都是在福州地區崛起,並向全中國擴張的特色餐飲品牌,多採用類似的合夥模式。
福建模式、華萊士、員工合夥、門店眾籌、餐飲連鎖、利益共享、直營管理、低成本擴張、品牌控管、中國餐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