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洞察觀點|一分鐘看懂 APEC 關鍵議題 ——當貿易不再比關稅,而是比碳與數據

 

洞察觀點

 

一分鐘看懂 APEC 關鍵議題 ——當貿易不再比關稅,而是比碳與數據

副研究員鄧翔靖  (2025/11/07)    《永續學院編輯室》


全球化2.0後一場亞洲關鍵會議APEC

今(2025)年秋天,韓國慶州(경주,Gyeongju)這座「千年古都」被燈海與霓虹點亮,來自21個經濟體的領袖齊聚一堂,討論的不是關稅、匯率或自由貿易,而是人工智慧(AI)與永續發展。
APEC 首次召開「數位與 AI 部長會議」,宣告了一個全新時代的到來。過去企業講求「成本」與「速度」,而現在競爭的語言換成了「碳排」與「數據」。在未來的國際貿易中,沒有碳排數字、沒有數位信任,就如同沒有報關文件——接不到訂單、貨物出不去。

這就是 2025 年APEC傳遞的重要訊息:全球經濟正從「關稅競爭」轉向「制度競爭」,而新制度的關鍵字,是「AI × 永續」!

 重點摘要 


📌 從關稅到演算,規則改寫貿易   APEC首度聚焦AI與永續,貿易競爭從價格轉向制度,數據與碳排成為企業新護照。
📌 以科技為引擎,讓永續變利潤   AI不再只是效率工具,而是減碳與決策的引擎,綠色轉型成為企業新商機。
📌 從製造到架構,台灣重塑定位   掌握AI、碳管理與資料信任,台灣有機會從供應鏈跟隨者,躍升亞太規則制定者。


   關鍵一   從減關稅到定規則:貿易邏輯全面翻轉

三十年前,APEC貿易談判代表手上拿的是貨物清單與關稅表;如今,桌上擺的則是資料治理框架與碳中和路徑圖。

自 2020 年通過「太子城 2040 願景」以來,APEC的核心目標從「貿易自由化」轉向「制度創新」。這場轉變看似抽象,其實非常具體——
過去要出口的是產品,現在要出口的,是一整套能被信任的生產流程。

想像一家電子零組件公司,客戶問的已不是「one pice 多少錢?」,而是「你的供應鏈碳排多少?資料來源準不準?」


關稅可以談,但資料與碳排造假,一次就被踢出賽局。這場規則的翻轉,讓「數位與永續」正式成為未來貿易的「雙重關稅」。

事實上,APEC早在2017年便通過了「APEC網路與數位經濟路徑圖」(AIDER),這份藍圖確立了區域內推動數位轉型的十一大優先領域,從跨境資料流通、數據治理、數位包容到創新應用,逐步建構出亞太數位經濟的共同語言。
AIDER的精神不僅是縮小數位落差,更是為後續AI與永續議題奠下制度基礎,讓每一個經濟體能在「資料可被信任」的前提下,參與區域合作與貿易新秩序。


 

❤️ 更多精彩內容,註冊立即獲得 ❤️

APECAI永續制度競爭數據治理碳管理供應鏈轉型ABAC綠色貿易數位信任台灣戰略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