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洞察觀點|TDX產業數位轉型調查:台灣企業數位成熟度僅38.17分!

 

洞察觀點

 

TDX產業數位轉型調查:台灣企業數位成熟度僅38.17分!

副研究員鄧翔靖  (2025/10/23)    《永續學院編輯室》


近年來,企業「數位轉型」幾乎成為競爭力的代名詞,各種數位工具如企業資源規劃系統(ERP)、製造執行系統(MES)到雲端應用與顧客管理系統(CRM),早已是企業營運的標準配備。然而,根據台灣產業數位轉型量表(Taiwa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dex, TDX)的調查,實際現況並不如外界想像美好:有89.6%的企業使用數位系統,但平均成熟度僅38.17分(滿分100

這代表多數企業雖「上了雲」,卻仍「不會飛」,也就是說,系統雖然到位,流程卻沒有跟上。甚至在供應鏈層面,仍有超過42%的企業靠人工方式傳遞營運資訊,資料無法串接,形成「資訊孤島」。數位轉型並非單一技術問題,而是結構性的升級再造。如何讓企業從「會用工具」走向「運轉流動」,正是台灣產業現階段最關鍵的一哩路。

 重點摘要 


📊 僅3%企業真正領先   TDX顯示超過九成企業仍在學習或起步階段,暗示轉型的期待與實際顯現的效果有巨大落差。
⚙️ 法規帶頭、缺工緊追   遵循法規是促使轉型的主因,其次是缺工、資安壓力與商業模式改變,意味著企業多半是被迫進行改變。
🔗 供應鏈成最大斷點   部分產業數位串接不足,尤以個人維修業的數位斷點高達64.8%,食品業僅約7%,產業落差極大。


一、表象熱、體質冷:轉型成效低落的真正原因
多數企業僅停留在導入工具階段,缺乏流程整合與策略願景,導致轉型成效有限

TDX研究團隊指出,多數企業的數位化仍停留在「工具導入」階段,缺乏流程整合與策略調整。這與政策導向有關:政府推動數位轉型多視「導入率」為績效,例如多少企業上雲端、導入ERP等,比較少關注實際轉型後的實際效益。

相較之下,歐盟的「數位經濟暨社會指數」(DESI),以「技能、基礎建設、企業應用、公共服務」四構面,長期追蹤成員國數位化的進度,使政策得以從數據出發的持續調整。台灣若缺乏長期觀測機制,數位轉型將停留在「裝系統」的層次,難以邁向流程創新與商業模式再造。

TDX的分析更進一步揭示:有數位投入,並不代表轉型成功。雖有六成企業投入數位經費,但若以成熟度指標觀察,大部分仍屬「數位新進者」與「學習者」,僅少數企業達「領先者」等級。研究顯示,高成熟度企業的共通特質在於:高層具明確願景、內部流程能跨部門整合。
 

TDX對1,616家企業的數位成熟度分群結果,其中「新進者」占45%、「學習者」52%、「領先者」僅3%。各構面可見,成熟企業在高層共識(90%)、流程整合(內部88%、外部78%)與數據價值(73%)皆明顯優於其他群組,顯示領導力與流程協同是推動數位轉型深化的關鍵。
 

本文圖案係採用Canva AI文生圖方式製作

❤️ 更多精彩內容,註冊立即閱讀 ❤️

數位轉型TDX流程整合數據驅動供應鏈協同企業成熟度數位治理智慧製造雲端應用數位策略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