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產業動態SNG】數位轉型進行式: TDX如何成為連結政策與企業的工具

 

台經月刊

 

【產業動態SNG】數位轉型進行式: TDX如何成為連結政策與企業的工具

黃紀為(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2025/10/09)    《台經月刊第48卷第10期》

台灣產業數位轉型量表(TDX)提供系統性的數位轉型評量架構,協助企業釐清數位轉型的優先項目與改善方向,避免投資及策略方向錯誤,加速企業轉型。觀察TDX調查結果,台灣數位轉型面臨兩大挑戰:一是內部的認知落差,企業管理層需從願景到流程全面調整;二是外部的流程斷點,須透過政策引導、產業合作及外部創新能量,消除數位斷點與資料孤島。唯有政策上同時關照這兩點,國內製造業與服務業將能找到最適的發展路徑,提升國際競爭力。

 

在全球產業加速進入數位與AI未來的浪潮中,台灣整體的腳步顯得有些緩慢。台灣產業數位轉型量表(Taiwa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dex, TDX)所調查的產業數據(2021~2024)顯示,超過六成企業已投入數位轉型經費,將近九成使用某種形式的數位軟體或系統,看似不輸國際水準;然而很多企業花了錢、上了系統,卻始終感覺「效益有限」。

從「成熟度」角度觀察,受調企業數位轉型平均分數僅有38.17分(滿分100),也就是說,多數企業安裝了雲端軟體、ERP或行動應用,但真正能將流程、策略與商業模式整合起來的卻不多。更令人驚訝的是,超過四成的供應商與客戶端,仍然依靠人工方式來記錄、傳遞關鍵營運資訊。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數位斷點」,其實構成了整個產業鏈最脆弱的環節。

產業中就算一家企業內部完成了數位化升級,如果上下游仍停留在紙本紀錄、人工輸入,數據就無法順暢流通,反而造成資訊孤島。當產業鏈整合不起來,數位投資自然難以產生預期中的綜效。

這些現象不僅是單一企業的問題,更是攸關整體產業競爭力的結構性議題。歐盟和OECD的經驗早已說明,中小企業在數位轉型上普遍面臨資源不足、人才缺口與投資能力有限等障礙,若沒有政策介入,數位落差只會擴大。同樣的,這也是國內產業眼前最現實的挑戰,因而「政策介入」有其合理與必要。

觀察歐盟可知,政策並不是單純的補助或資源撒下去就能奏效,政府介入數位轉型的關鍵,不只是要扶持企業導入工具,還需要一套長期有效的「觀測與衡量」機制。例如歐盟的「數位經濟暨社會指數」(DESI),讓政策制定者能夠根據實際數據做調整。同時,這些指標也向外部釋放透明訊號,幫助關係人做出決策。

TDX數位轉型數位成熟度數位斷點量表指標資料產業政策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