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洞察觀點|東芝(Toshiba)發跡、輝煌到下市(下)

 

洞察觀點

 

東芝(Toshiba)發跡、輝煌到下市(下)

副研究員林金榮  (2025/09/30)    《永續學院編輯室》

 

第三章:(2015-2023)資產剝離與業務收縮

3.1 自救之路:出售核心資產的無奈

為彌補核電業務與會計醜聞帶來的鉅額虧損,並避免連續虧損而下市,東芝被迫啟動了大規模的資產出售計畫 。這場自救行動導致東芝將曾經引以為傲的多項核心資產逐一出售。

 

《東芝核心資產出售清單》

 

3.2 品牌與實體的分割

透過大規模的資產出售,東芝在消費級產品市場的品牌主導地位已實質「消失」。今天消費者所見的「東芝」家電和電視,實質上是由「美的」和「海信」等中國企業在運營和生產

東芝品牌被拆分並授權給外部企業,其作為「日本製造」技術巨頭的公眾形象與實質業務出現了嚴重的分裂。東芝從一家面向消費者的綜合電子巨頭,轉變為一家業務重心轉向B2B領域的企業。

 

第四章:(20231220東芝下市

4.1 股東鬥爭與分拆方案的失敗

在會計醜聞後,東芝發行新股以減輕債務負擔,卻因此引入了激進派外國股東 。這些股東與東芝管理層在企業重組路線上產生了尖銳矛盾 。為了提升企業價值,東芝曾提出將公司「一拆三」(基礎設施、器件、記憶體),後又改為「一拆二」(元件與基礎設施服務)的計畫 ,但這些方案均因股東強烈反對而遭否決

股東對分拆方案的否決,導致東芝無法通過內部重組提升企業價值,最終迫使其尋求更徹底的解決方案——私有化。這是外部資本壓力如何影響一家百年企業策略走向的典型案例。

❤️ 更多精彩內容,註冊立即閱讀 ❤️

東芝退市資產剝離品牌授權股東鬥爭企業私有化日本產業合作夥伴基礎設施能源會計醜聞企業治理全球化競爭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