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少算不勝,何況無算!如何計算我的AI算力

 

洞察觀點

 

少算不勝,何況無算!如何計算我的AI算力

副研究員鄧翔靖  (2024/12/11)    《永續學院編輯室》


毫無疑問的,人工智慧(AI)的快速發展與應用,正推動著產業典範轉移。在開發和部署AI模型時,了解自己擁有多少「AI算力」,就像是計算一輛貨車的載重力、移動力。AI算力,簡稱算力,是執行AI模型和應用程式所需軟、硬體資源的總和。處理器如CPU、GPU、TPU,以及記憶體、儲存和網路資源等硬體設備,就像是汽車的引擎、變速箱、傳動軸……。訓練和AI模型演算法則是軟體,就是車用程式如油路、機電與自駕模式,這兩個方面決定了算力的總量。

 

算力的核心意義

算力是AI運作的關鍵因素之一,直接影響到AI模型的訓練速度和效率。在相同時間條件下,更高的算力能夠處理較多的數據、執行更複雜的演算法,並縮短實現AI解決方案所需的時間。當算力不足以在理想時間內完成任務,就會呈現算力不堪負荷的情況,例如AI客服無法以正常語速反應顧客的問題。

注意,這裡所說的算力,一般只包含硬體,原因在後面會說明。黃仁勳說,過去十年當中,運算能力提升了約一百萬倍。此超越摩爾定律的成長力道,促進了高效計算解決方案的發蓬勃展,例如分散式計算和雲端計算服務。掌握算力資源的企業利用新商業模式,使資源相對有限的用戶也能享受算力帶來的效益,推動AI技術的廣泛應用和創新。

從這個角度來看,算力的範圍可能指企業內部,也可能指向提供服務的廠商。要採用哪一種模式,除了從建構成本的角度外,還必須考量資料安全的問題。

人工智慧AI算力產業轉型GPU效能雲端計算分布式運算生成式AI算力需求AI模型訓練軟硬體整合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