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DARPA、F-47與台灣軍工產業

 

洞察觀點

 

DARPA、F-47與台灣軍工產業

副研究員林金榮  (2025/04/07)    《永續學院編輯室》


前言

2025/03/25川普總統宣佈 F-47 將由波音負責開發,美國空軍參謀長歐爾文(David L. Alvin) 上將表示,F-47 原型機在過去五年已進行多次試飛。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DARPA)也接著發佈了聲明,其指出DARPA 在 F-47 計畫之初就參與其中,最早從 2014 年的「空中優勢倡議」(Air Dominance Initiative)研究開始。

F-47 是美國空軍的第六代戰機,也是NGAD( Next Generation Air Dominance)計畫的產出,它的設計不僅須滿足當下的戰場需求,也要考慮到了未來技術的發展趨勢。其主要的技術內涵與功能(美國空軍的需求)如下:


隱形 VS生存能力(功能)
先進的隱形技術,能有效降低雷達截面積(RCS),使其在敵方防空系統中更難被偵測,強化生存能力。

 
人工智慧(技術) VS自主作戰能力(功能)
配備了人工智慧系統,能夠進行自主作戰決策,這種能力使其在複雜的戰場環境中能夠快速適應並執行多樣化任務。

 
高效能推進系統(技術) VS長航程能力(功能)
得益於其高效能的推進系統,航程比第五代戰鬥機( F-22 和 F-35)更長,因此能夠在更遠的距離上執行任務,並提供持續的空中優勢。

 
先進傳感器(技術) VS戰場感知能力(功能)
先進的傳感器技術,能夠整合來自多個來源的數據,提供飛行員更全面的戰場態勢感知能力。這種技術使其能夠在敵方電子戰干擾下保持優勢。

 
與無人機協同作戰(技術) VS任務靈活性(功能)
與無人機協同作戰的能力,這種協同作戰模式能夠提升任務靈活性,並減少飛行員的風險。

 
氣動設計(技術) VS近距離格鬥能力(功能)
F-47 的氣動設計結合了高機動性與敏捷性,使其能夠在近距離格鬥中保持優勢。

 
模組化設計(技術) VS降低維護複雜度的可能(功能)
採用了模組化設計,便於快速升級和維護。這不僅降低了全壽命週期成本,也方便了戰機的維修。

 

在賦予F-47的各項功能這部分,DARPA透過其自身的機制完成了各種高難度的技術整合。DARPA是如何整合美國的戰鬥機製造商及其它相關資源技術,做出「最符合美國空軍需求」的戰鬥機?

F-47戰機DARPA軍工產業人工智慧自主作戰模組化設計隱形技術空中優勢軍事創新國防自主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