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ECFA對我國產業與就業市場的變數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ECFA對我國產業與就業市場的變數

朱歆如  (2011/01/05)    《台經月刊第34卷第1期》

   為推動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避免我國在區域經濟整合體系中被邊緣化,並促進我國經貿投資國際化,提升台灣經濟的國際競爭力ECFA已在2010629正式簽訂ECFA是指簽署正式協議之前所擬訂的綱要,僅先定架構及目標,具體內容日後再協商,因為要協商簽署正式協議曠日持久,為了考量實際需要,故先簽署綱要式的架構協議,並針對雙方最急迫且獲有共識的貨品與服務業等產業,先進行互免關稅或優惠市場開放條件之協商,協商完成者先執行,這部分稱為「早期收穫」。

ECFA所代表的區域性經貿整合與貿易自由化,都勢必對我國的勞動力市場產生複雜的影響。根據以往全球各自由貿易(FTA)之統計報告與經驗表示,區域經貿整合後的產業與勞動力市場都會受到貿易自由化的影響,多數產業結構類似台灣的國家,農業和工業等產業對人力的需求都是呈現逐年減少的趨勢,商業與服務業則呈現大量的人力需求。這樣的推論可能略為粗略且不盡審慎,但即使完整的數理經濟模型亦因為某些設定造成的偏差,使其無法準確的預測區域性經貿整合對國家內部產業結構準確的影響,所以只能確定區域性經貿整合跟國家內部產業結構與勞動力需求取向是有相關性的「因果關係」,但卻不能精準推估其確定的影響內容究竟為何?因為其中牽扯到太多政經變數,難以化約為模擬性的統計變項。

雖然無法準確預測影響的具體內容與範圍,但在影響必然發生的前提之下,政府勢必應該研擬國內的應對政策,方能幫助產業與勞工皆能作好完全的準備。

 

ECFA早收清單整體內容分析

根據經濟部公布ECFA早收清單內容,台灣將對大陸開267項產品,大陸也將開539項產品,預計在正式生效之後,從201111開始,在兩年內分三期,逐漸降低這些產品的關稅0%。經濟部大略估計台灣早收清單金額可130億美元(4,186億元台幣),中國早收清單金額30億美元966億元台幣)。茲就台灣開放大陸進口的產品內容,大致分析如下:

(一)大陸早收清單的稅率分析

根據雙方的協議,產品降稅分三期實施,2009年的稅則為準,稅率5%(含)以下的產品,將在早期收穫計畫實施第一年降為零關稅,而稅率5~15%(含)之間的產品,則在早期收穫計畫實施第一年先降低關稅5%,到第二年再降為零關稅。最後2009年關15%以上的產品,則分三期逐步降10%5%、零關稅。觀察大陸早收清單當中,251項為關稅低於或等5%的產品26項為關稅介5~15%之間的產品,清單當中並無高15%以上的高關稅產品(1)。

 

1  大陸早收清單產品之關稅分布
 

在低5%(含)的早收清單產品當中,產品幾乎全數為工業用產品,雖然這些產品2011年進口關稅將調整為零關稅,緩衝時間最短。但是,一方面關稅不高,另一方面,工業用產品可能只占完成品總成本的一部分,從整體的角度來看,這些上游產品調降關稅,對台灣相關產業的衝擊不大。當然,或許對少數產品單一、且市場定位與大陸產品重疊的廠商,仍將有一定程度的衝擊,但這部分的廠商應該已經不多。

在介5~15%之間的早收清單產品部分,產品項目不多,內容大致上包括:膠及黏著劑4項)、活性碳1項)、新橡膠氣胎2項)、梭織物及其他織物7項)、玻璃3項)、其他滾針軸承1項)、模具1項)、二氧化錳乾電池1項)、電子零組件4項)、二輪腳踏車1項)、光學零組件1項)等項目2009年的關稅最高10%,多數產品關稅則介6.5~10%之間。26項產品當中,以梭織物及其他織物項目最多,不過大陸方面也相對開放14項類似產品。另外,諸如橡膠輪胎、特殊用途的玻璃、腳踏車等,在台灣都是較有規模的廠商,其他項目分散在不同的產業,整體的衝擊程度雖然不高,但是不排除可能對於部分產品線集中、低價定位,且以國內市場為主的廠商造成影響。

ECFA影響貿易自由化就業市場敏感性產業產業轉型勞工安置服務業人力早收清單產業輔導政策區域經濟整合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