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連鎖品牌行銷通路策略之新思維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連鎖品牌行銷通路策略之新思維

林妙雀  (2008/12/05)    《台經月刊第31卷第12期》

增加市占率與營運規模的經濟效益

面對全球化、自由化與數位化的洗禮,為整合世界各地的資源與機會,企業可選擇將自己所擁有或代理的商標或品牌,以合約形式授予被授權者使用。惟因採用品牌授權必須面對過度授權的損害、培養未來的競爭對手、被授權者不願續約、品牌過度曝光或品牌權益被稀釋等問題,反而促使企業基於擴大營運規模,降低交易成本,採用統一識別系統,或配合集中採購、銷售和控制管理之連鎖經營模式,以增加市場占有率與營運規模經濟效益。

 

連鎖通路之理論基礎

資源稀少與代理成本向來被用以解釋連鎖加盟的理論基礎,然隨著全球新興市場的崛起,海外連鎖品牌通路建構,必須面對更多風險與監控問題的挑戰,連鎖通路其理論包括:

1.資源依賴說

當加盟者愈依賴總部所擁有的獨特性資源,或總部所提供資源的替代性很低,加盟者的依賴程度就會愈顯著。

 2.代理成本

加盟者因承擔最後利潤與風險責任,在經營過程會全力以赴,無形中提高加盟者工作誘因,而且相較於其他直營店,可減輕總公司的監督成本。

3.交易成本

兼具市場與層級之混合型統治機制的連鎖經營模式,只要連鎖總部規模愈大、連鎖經營與國際化經驗愈豐富,愈能收取高額的合約金,而且連鎖總部愈有能力選擇加盟主,或使用正式控制及品牌管理機制,愈能有效制止加盟者的投機主義。

4.資源基礎說

在外部環境不確定性與資訊不對稱情況下,加盟者會傾向於選擇具有雄厚有形資源、無形資源、人力資源與組織能力之連鎖總部作為加盟對象。

5.社會網絡關係

加盟者透過不同網絡關係,與連鎖總部彼此熟悉,可降低相互資訊蒐集及道德危機成本,而且連鎖總店與加盟者彼此之間透過法律、結構、社會性的連結,互動關係更為緊密,反而不需要使用嚴格的合約規範,以避免投機行為的發生。


連鎖品牌通路之全球發展態式

一般連鎖經營方式,可分為直營連鎖、委託加盟、特許加盟、自願加盟與合作加盟等(McCammon,1970;Hunt,1971;Norton,1988;王昭琪,1999;楊忠藏,2001)。惟近年來由於優秀的加盟主難尋,總部為了讓展店計畫更為順利,都會鼓勵內部員工自行創業,或是尋找當地最可信賴的夥伴給予「主加盟」( Master Franchisee)優惠,甚至採取多業態加盟方式。

(一)內部創業

連鎖分店之成立,係由總部與員工共同合資成立之「半直營店」,各自擁有該店的部分所有權與經營控制權,其經營因合夥人為總公司內部的績優員工,公司與店長之關係是建立在互信互賴基礎上。儘管內部創業之權利義務與加盟店相似,然內部創業之成本和利潤,都由總公司與店長按照股權比例分配,其目的在激勵對企業文化與領導者高度認同的員工,能與公司成為生命共同體,共創營收利益和快速展店。

品牌授權連鎖經營加盟金權利金資源依賴代理成本交易成本加盟模式多店加盟多業態加盟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