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數位經濟的發展與管制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數位經濟的發展與管制

彭思遠  (2022/01/07)    《台經月刊第45卷第1期》

    2020年以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對各國經濟都造成相當大的衝擊2021年隨著疫苗施打加快,全球經濟快速的回到正軌,市場目光再度聚焦數位經濟的發展。不同於前幾年只關注於「美中貿易戰」,美、歐、中等近期不約而同將矛頭指向科技巨擘,增加數位經濟市場的管制,若再考量國家主權及各國間經濟、貿易、科技競爭等因素,數位經濟的競爭與合作進入白熱化,是各國不能回避的重要課題。

 

「數位科技」成為經濟發展核心

英國品牌資產分析公Kantar BrandZ研究指出2021年全球品牌價值排前十名分別是亞馬6,838億美元、蘋6,120億美元Google 4,580億美元、微4,100億美元、騰2,410億美元Facebook 2,270億美元、阿里巴1,970億美元Visa 1,910億美元、麥當1,550億美元Mastercard 1,130億美元(1),並整理2021年最重要關鍵字「科技」,前七名都是全球知名的科技業平台VisaMastercard為金融支付產業的領導者,正在積極布局金融科(FinTech)、區塊(blockchain)等技術。廣義上來說,前十名中數位科技業占了九個,而100名中數位科技業占了一半以上。另外,若從地區來看,美國遙遙領先其他國家,前十名中除了第五名的騰訊及第七名的阿里巴巴,其他都是美國公司;100名中美國占67家、中17家,歐盟僅14家。

另外,股市為經濟的櫥窗,企業市值的高低反應經濟現況,截至20211116,美股市值前六大都是科技業,分別為微軟2.52兆美元)、蘋果2.46兆美元)、谷歌1.97兆美元)、亞馬遜1.80兆美元)、特斯拉1兆美)、臉書9,668億美元),市值加總超過十兆美元,約美國整體股市總市值25%2020GDP規模來看,僅次於美國20.9兆美元及中14.7兆美元,比第三大的日5兆美元高出一倍,台灣為217,000億美元。

另外,從獨角獸企業的發展大約可觀察未來十年全球產業發展的分布。依FINDIT平台的統計201020202月全球累計產生557家獨角獸企業,依領域區分金融科技77家、電子商61家、健康醫50家、企業軟體/通用軟35家、人工智32家、大數據/商業分析/雲29家;從各領域中累計股權募資金額以共享出行服務/工440億美元最高,金融科428億美元、電子商408億美元、汽車科256億美元、健康醫256億美元、社交、媒體與娛228億美元緊跟其後;若依市場估值區分,金融科技2,715億美元)與社交、媒體與娛樂2,630億美元)領先,而電子商務、人工智慧、共享出行服務/工具與健康醫療的估值落1,000億美元1,500億美元之間(2)。

很明顯數位科技已是未來經濟發展的主軸,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數位實力遙遙領先其他國家,不Google、蘋果、臉書、微軟等引領全球趨勢的高科技企業都來自美國2010年以來現存557家獨角獸企業中280家是美國企業,領先第二名的中國124家)一倍有餘,相較之下三至五名的英國27家)、印度25家)及德國15家)被遠遠拋在後面。

數位經濟反壟斷數位主權科技巨擘數據權利去中心化GDPR數位服務法資料經濟個人主權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