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台灣出口產業競爭力趨勢與挑戰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台灣出口產業競爭力趨勢與挑戰

吳曉慧  (2011/10/06)    《台經月刊第34卷第10期》

台灣出口表現

(一2011年出口金額成長已趨緩

在國際經濟景氣復甦,以及中國經濟快速成長的帶動下,2010年台灣出口較2009年成長34.8%,為2,746億美元。累計2011年1~7月我國出口值為1,822.55億美元,成長16.99%。由於2010年基期較高,加上近期先進國家如歐美景氣債務未明、日本市場經貿擴張不足,以及中國抑制通膨,持續採取緊縮性貨幣政策,皆使得出口成長趨緩。
(二)香港及中國為台灣最大的出口市場

累計2011年1~7月,香港及中國為台灣最大的出口市場,出口比重達40.39%,其次是美國11.85%、東南亞四國8.24%、歐盟27國6.8%、日本5.89%,這五大市場合計占我國出口總額73.17%。在出口比重上,由於我國出口市場有過度依賴少數國家的現象,因此整體出口及經濟成長的表現,亦受到國際情勢的影響而有所改變。

此外,在出口成長的表現方面,以對歐盟27國之出口成長幅度最高,為181.83%,其次依序為美國、香港及中國、東南亞四國與日本,分別成長22.44%、15.09%、13.12%、3.28%。此外,其他地區之出口成長率高達161.53%,顯示有很大一部分主要來自於新興市場的貢獻(表1)。因為若以國家來看,出口成長超過20%之國家可發現,主要是由美國、新加坡、英國等先進國家,以及東協、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南非及印度等新興市場所貢獻的。在先進國家方面,雖已緩步脫離金融風暴的陰霾,但是近期則因歐美國家的債務、消費力道薄弱等問題,使歐美經濟重新被眾多不確定因子所籠罩,需特別留意短期內的市場動態。

 

1 20111~7月我國出口金額

 

而新興市場則是維持台灣出口快速成長的主要能量來源,其中來自東協國家的需求表現最為亮眼,除了源自持續擴張的基礎工業需求外,另一方面則歸因於大量中產階級興起所造就的驚人消費力道所致(表2)。

 

2 20111~7月我國30大主要出口市場統計

 

(三)出口產業以非金屬礦物製品業等表現較佳

從產業別來看,2011年1~6月我國製造業出口金額較2010年同期成長16.18%,出口金額為1,451.16億美元。2011年1~6月四大產業皆為正成長,其中以金屬機械工業(23.23%)的成長幅度最大,其次是化學工業(20.66%)。以結構觀察,我國資訊電子工業的出口額占製造業總出口的比重最高,為46.81%,其次是化學工業的出口比重為24.10%;金屬機械工業之出口比重為21.82%。

以二分位產業來看,出口成長幅度最大的分別為菸草業(73.69%)、非金屬礦物製品業(38.37%)、飲料製造業(32.97%)、機械設備製造業(31.80%),以及電腦電子及光學製品製造業(26.74%)。另外,印刷及資料儲存媒體複製業(-1.90%),以及木竹製品製造業(-1.45%)則出現衰退(表3)。

出口市場集中中間財導向進口替代出口競爭力產業價值鏈品牌行銷設計美學技術研發通路佈局製造業出口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