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全球經濟復甦力道強勁,帶動我國商品貿易擴張,市場需求大幅提升,出口、生產相關指標表現均佳,加上民間消費與企業設備投資開始回升,以及就業問題逐漸獲得改善、股市與房市交易熱絡下,景氣逐漸回暖,2004年第一季國內經濟表現優於預期,據主計處統計,2004年第一季國內經濟成長率為6.68%,較2月預測數5.16%提高1.52個百分點,其中輸入及輸出成長率達24.14%及19.89%,固定投資亦增14.13%。
進入第二季之後,雖受到總統大選之影響,政治紛擾不斷,不利短期整體經濟之發展,但隨著政治利空因素逐漸鈍化,以及全球經濟復甦帶動市場需求大幅提升,生產、出口、股市等均持續加溫,加上政府積極推動金融改革下,國內經濟仍持續擴張,第二季表現優於預期。根據主計處統計,我國2004年第二季國內經濟成長率7.67%,較5月預測數6.77%提高0.9個百分點,為自2000年第二季以來首度逾7%,主因是2004年第二季國際景氣續揚,帶動我國外貿、生產大幅成長,加上2003年第二季適逢SARS比較基期偏低所致,其中輸入及輸出成長率分別較預測數增4.87個百分點及4.57個百分點,固定投資亦增2.15個百分點。
隨著內需與出口同步擴增,國內2004年上半年經濟成長率達7.17%。惟進入下半年後,因有高油價、利率回升以及中國經濟降溫等諸多變數之干擾,加上2003年同期比較基期又已墊高,導致國內經濟表現不如上半年亮麗。不過國際景氣持續穩定升溫,使得我國外銷接單與出口從2004年年初以來一直暢旺,進而帶動製造業生產保持一定水準,加上民間消費以及投資等國內需求因一連串政策性利多激勵,成長力道都較原先預期強勁。同時,就業情勢逐漸獲得改善,以及立法院所通過擴大公共建設投資特別條例,亦有利於國內需求之擴大,故整體而言,2004年我國經濟復甦仍將十分穩定,全年經濟仍可維持穩健的成長,並高於原先預期。以下分別就我國工業生產、貿易、物價、金融市場之前三季表現作進一步回顧說明。
(一)工業生產方面
就工業生產而言,累計2004年1~9月工業生產較2003年同期增加12.54%,其中製造業生產增加13.71%,係1985年以來最高增幅,水電燃氣業亦增加3.86%,礦業及土石採取業、房屋建築工程業則分別減少6.24%、2.38%。累計2004年1~9月與上年同期比較,以資訊電子工業增加19.56%居首位,金屬機械工業、化學工業及民生工業亦分別增加13.20%、12.16%及1.11%。經濟部表示,國際油價迭創新高、利率走高、中國宏觀調控、恐怖活動等不確定因素,將直接間接衝擊國際經濟復甦力道,使得第四季的傳統生產旺季蒙上陰影,而且2003年比較基期已墊高,故預估2004年第四季製造業生產擴增力道可能減弱。
(二)貿易方面
2004年第1-3季貿易累計出口金額為1,283億美元,較2003年同期成長24.2%(見表1)。2004年9月份出口金額達149.6億美元,創歷年單月第二高記錄;若與2003年同期相比較,亦大幅增加19.2%,除連續第30個月擴增外,亦連續14個月的增幅均超過10%。而2004年1~9月進口累計金額為1,219億美元,較2003年同期成長34.3%(見表2),9月單月份進口金額達142.1億美元,創歷年來單月第三高記錄;若與2003年同期相比較,激增29.4%,已連續11個月呈現兩位數成長。此也是2003年11月以來,我國進、出口連續第11個月同步呈現兩位數擴張趨勢,顯示我對外貿易續呈擴張的態勢。不過,2004年1~9月貿易出超金額64億美元,較2003年同期衰退49%。
若就進出口貿易國家來觀察,累計1~9月我國對美國、日本、歐洲、香港及中國進口增幅大於出口,致對美國、歐洲貿易出超48.0億美元、15.4億美元,分別較上年同期減少23.1億美元、10.1億美元;對日本貿易入超218.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78.8億美元;對香港及中國因出口基數較高,致對香港及中國貿易出超340.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78.7億美元;對東協五國則續呈入超3.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7.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