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互通網來增商機——譜寫兩岸電信業合作新篇章
吳閔鈺 (2011/06/08) 《台經月刊第34卷第6期》
行動通訊服務為電信業最大的成長動力來源
目前台灣電信業提供的服務內容以設置電信設備、提供電信服務為主,業務包含固定通信網路固網(注1)、行動通訊服務兩類(注2)。觀察近五年的營收與就業人數等數據之走勢(圖1),2006~2009年營收均呈現負成長,2010年雖受到景氣回春,但成長率僅呈現小幅度增長,為2.55%,顯示台灣整體電信服務業面臨市場飽和,成長動能有限。其中各項業務的消長各有不同(表1),市內電話用戶數與網際網路帳號用戶數的衰退幅度,部分被行動電話用戶數與寬頻上網用戶數成長動能所抵消。
圖1 2006~2010年台灣電信服務業營收與就業人數統計
表1 2006~2010年台灣電信服務業主要業務統計
再者,進一步觀察行動通信業務,2G與3G行動電話業務概況所示(表2、表3),2010年2G用戶數年增率為-16.22%,而3G則為22.71%;2G營收年增率為-32.94%,而3G為19.71%;2G的用戶通話數(MOU)約為70分鐘,3G則為153分鐘;2G每戶貢獻度(ARPU)為520元,3G則為745元。這說明行動通訊市場因業者積極轉換2G客戶至3G服務、並加強加值服務內容及行動數據服務等因素之下,3G電信服務已成為市場主流多年(注3)。
表2 2006~2010年台灣2G行動電話業務概況統計
表3 2006~2010年台灣3G行動電話業務概況統計
觀察整體電信產業的營收成長動能雖不佳,但新興電信服務的成長說明電信服務業者已朝向品質與加值等創新服務發展,亦即電信服務業成長動能主要發生在創新與加值服務等,其中更體現在行動通訊服務中的3G市場,特別是行動裝置中的應用服務平台與軟體等。
國內電信業者深具電信服務創新動能與能量
面臨電信服務市場規模的飽和,台灣電信業者已在多年前便開始進行創新的服務,以追求電信服務品質的提升。本文以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之電信三雄近年來所從事的創新服務進行案例說明,並主要列出行動加值服務:軟體商店和異業結盟與其他等三大面向(表4)。首先就軟體商店而言,以遠傳電信所推出的「S市集」的發展為最早亦最為完整的軟體商店,亦為國內電信業者當中發展出最為成功的軟體商店(注4),遠傳電信並設定目標,在2011年成為亞洲第一名的Android華文應用軟體商店。而台灣大哥大與中華電信,亦在2010年4月與5月分別推出名為「match Market」與「Hami Apps」的軟體商店。
表4 電信三雄之電信服務創新案例
此外,中華電信與遠傳電信亦早在2006年與醫院共同推出行動居家照護服務,主要鎖定在需定期監測,以及需即時救援的特定疾病患者。其他創新服務,則是電信業者利用掌握的行動通訊網路之基礎,擴大服務範疇。如中華電信針對政府的六大新興產業中的綠能產業,推出「iEN」智慧節能服務,幫助企業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遠傳電信則將物聯網列為年度重點工作(注5),日前為苗栗運動休閒業者創新開發完成「高爾夫球車管理系統」,為企業達到定位追蹤及與管理中心的雙向溝通,有效調度降低高爾夫球車塞車的狀況;台灣大哥大則是結合雲端技術與聯網電視服務,完成數位匯流平台的建置,用戶透過單一帳號即可登錄到手機、電腦、平板電腦及電視四個螢幕,隨時隨地取得想要的照片、影像與音樂等內容與服務。
ECFA、兩岸電信合作、行動通訊、加值服務、無線城市、物聯網、電信通路、軟體商店、數位匯流、產業競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