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特別報導】2019~2020年全球經濟景氣回顧與展望
邱達生 (2020/01/09) 《台經月刊第43卷第1期》
回顧2019年全球經濟表現,由於受到貿易戰的衝擊,以全球經濟成長率而言,屬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差表現。多數以中間財貿易為主的國家,都出現出口負成長,足見貿易戰對跨國價值供應鏈產生衝擊。展望2020年的全球經濟,多家國際預測機構認為將會出現景氣回溫,然而若參考相關的預測數值,回溫力道仍屬相當有限。觀察世界主要經濟體的景氣谷底多出現在2019年的下半年至2020年上半年,意味2020年的第三季起,景氣反彈復甦的跡象將較明顯。
展望2020年全球經濟景氣與2019年相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與英國經濟學人資訊中心(EIU)皆認為展望前景較回顧過去來得樂觀,只是樂觀程度不同。至於IHS Markit則認為2020年的全球經濟成長依然緩慢,成長率甚至比2019年更低。此外在發布預測的時間點相較於前次預測,無論是對2019年的估計值或2020年的預測值,IMF、IHS Markit與OECD皆進行數據下修(表1)。
表1 國際主要預測機構對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
國際油價漲跌的程度,亦反應了全球經濟景氣之走勢,以代表世界原油供需狀況的布蘭特原油為例,其在2018年每桶平均約71.19美元。到了2019年每桶平均價格下跌至63.59美元,顯示2019年的國際需求減緩。然而根據美國能源情報署(EIA)預測2020年的布蘭特原油價格,將可能繼續跌至每桶平均60.10美元,意味經濟景氣即便出現復甦,拉抬需求的力道依然有限。再者代表美國國內供需情況的西德州原油價格的走勢也相仿,意味未來一年的經濟復甦力道不強,而反應在國際油價的表現上(表2)。
表2 國際油價走勢與預測
國際主要經濟體的表現,與全球景氣向來息息相關。美國、歐盟、中國、日本等四個經濟體的總和經濟規模,對世界經濟的占比超過68%。透過貿易與金融連結,這四大經濟體相關的經濟政策都能夠對其他的經濟體產生正面或負面的外溢效果。對世界資金的流向、出口與投資布局以及匯率與利率的震盪等,都具備左右動向的能力。因此這四大經濟體的經濟表現,對全球經濟景氣的過去和未來具有絕對的影響力。
全球經濟成長、美中貿易戰、國際油價、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民間消費、固定投資、出口表現、歐洲經濟、日本經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