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促進台灣新興科技發展與驅動產業創新之策略分析
蔡鎮優 (2024/09/09) 《台經月刊第47卷第9期》
台灣的半導體龍頭公司在國際市場占有重要份額,並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具備一定的地位,是台灣護國神山的重要產業。2023年年底的科技顧問會議中,半導體、AI與淨零科技成為主要議題,顯示政府計劃加強半導體的設計與應用,強化AI技術的推動,並促進各產業的共同發展。近期推動的五大信賴產業政策,亦以半導體與AI科技為核心,目標是將台灣打造成AI科技島,藉此應對少子化、高齡化、地緣政治及氣候變遷等挑戰。
隨著國際情勢變化不斷,各國紛紛以科技發展為基礎,強化國家社會、科技、經濟、環境、政治等層面之發展,除了需要面對少子化、高齡化、地緣政治等重要社會與政治議題外,對於環境影響的氣候變遷亦是各國非常重視之議題,而近年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熱潮雖加速科技創新發展進程,但同時亦衍生出資源與資通訊風險等疑慮。因此,有效推動國家科技政策將能夠提高各國在國際供應鏈中的地位。
台灣同樣面對少子化、高齡化、地緣政治等重要社會與政治議題,在此趨勢下,2024年政府聚焦「國家安全」為目的推動產業發展,以半導體為基、AI為輔,推動全面產業共同發展,同時亦持續推動於落實「2050淨零排放」目標,解決氣候變遷與能源安全問題。
從過去的產業發展政策到2024年提出的「五大信賴產業」發展趨勢,我國除了持續推動「電子資通訊」和「國防軍事」等科技產業,還將「半導體」列為優先發展,突顯其對國家經濟和安全的重要性。
國內科技政策趨勢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科會)依據《科學技術基本法》規定,每兩年提出國內科技發展之現況、願景及策略,提出「科學技術白皮書」,而最新一期「2023年至2026年科學技術白皮書」已於2023年2月17日發布,從高度與前瞻性角度,將台灣2035科技發展願景以「前瞻創新、民主包容、韌性永續」作為重點核心理念,擬訂出十項以重視人民生活、社會需求、科技價值、包容與韌性層面的重點目標,再從社會、科研、經濟、環境、政治及戰略層面展開出20項關鍵議題,擬合台灣目前多面臨之問題與挑戰,並提出因應措施與五項共同性措施,穩固國家科研基磐,最終使台灣社會朝向「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心」的理想生活發展。
新興科技發展、半導體產業、AI科技、五大信賴產業、科技政策、國際供應鏈、產業轉型、淨零科技、2050淨零排放、研發創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