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產業動態SNG】以家禽產業為例,淺談台灣農業投入清真市場之狀況

 

台經月刊

 

【產業動態SNG】以家禽產業為例,淺談台灣農業投入清真市場之狀況

吳沛蓉  (2016/04/20)    《台經月刊第39卷第4期》

   年夜飯時,桌上擺滿了燒酒雞、滷牛肉、醉蝦等年菜,但新聘請的印尼籍看護仍只吃白飯及素菜,疑惑之下詢問才知,這些菜色雖未含有教義禁止食用的豬肉,但仍非完全符合教義之「清真」食物,非必要仍儘量避免食用。

 

伊斯蘭教與清真

   我國國內伊斯蘭教信徒約五萬多人,與佛教信徒相比,後者所占台灣人口比例約是伊斯蘭教的119倍,顯示國內穆斯林仍為少數的一群,整體國民對穆斯林文化瞭解亦不夠深遠,許多普羅大眾的印象仍停留於不吃豬肉、信仰地區似乎常打仗等謬誤。

   伊斯蘭教(Islam),阿拉伯語:الإسلام,其意為順從與和平,最初自阿拉伯半島興起,唐宋時被稱作大食教,至元代曾被稱為清真教,但當時稱呼西域地區人民為回回人,因此也被稱作回回教。明代曾被以天方教稱呼,但多簡稱為回教,近已正名為伊斯蘭教,信徒們稱為「穆斯林」,信奉的經典為《古蘭經》,信徒相信《古蘭經》為真主透過使者所書的啟示,為生活中奉行的圭臬,強調物質與精神信仰要一致,進步是一種文明,但必須建立於信仰與道德的基礎上,追求良好道德的幸福。

   清真(Halal),阿拉伯語:حلال‎‎,為伊斯蘭教法指稱的合法行為,廣義來講,清真不僅指可食之物,而是一套生活方式,言語、行為、衣著甚至思想皆奉此而行,維護身心靈健康,真順的服從真主指引的生活方式。

   穆斯林飲食嚴格遵守《古蘭經》裡真主所言:「眾人啊!你們可以吃大地上所有合法且佳美的食物」。而《古蘭經》表述方式是列出禁戒物,其餘只要以符合經典描述的處理方式皆為佳美的食物,禁戒物說明:「禁止你們吃自死物、血液、豬肉以及誦非真主之名而宰殺的、勒死的、捶死的、跌死的、觝死的、野獸吃剩的動物,但宰後才死的,仍然可吃;禁止你吃在神石上宰殺的」。 

   換言之,若是要經宰殺的動物,則必須先誦真主之名並屠宰放血完全,若其為非前述方式(如:毒、老、鬥)死的,或是動物本身、其食物來源不清潔溫順(如兩棲、食腐動物),亦被視為非清真食物,但此類準則於性命交關時皆可通融。

   現今食品加工技術發達,物流貨運暢通,穆斯林已不再像過去時代可用眼睛確認所吃食物是否清真,清真驗證應運而生(圖1)。目前,食品類的驗證技術多集中於檢驗酒精、豬肉及相關產品是否混於其中,現行檢驗方式包括:氣相層析法、紅外光譜法、高效能液相層析法及聚合酶鏈鎖反應法等,然而仍未能完整檢出所有可能含有豬來源的成分,比如明(Gelatine)或膠原蛋(Collagen),被廣泛應用於食品、美妝、醫藥、日用品等,但因分子組合及萃取技術等關係,難以快速、準確、合乎成本的測定其中是否含有非清真成分,仍為此領域檢驗技術及相關服務待突破項目。

清真市場國際貿易家禽產業禽流感清真認證食品安全農業品牌穆斯林消費出口競爭力農業科技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