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經濟變.辨.辯】組織技術的影響層面——以APEC為例

 

台經月刊

 

【經濟變.辨.辯】組織技術的影響層面——以APEC為例

邱達生  (2006/09/08)    《台經月刊第29卷第9期》

技術在組織的永續發展與運作上扮演關鍵的角色,技術是技巧、知識、能力、科技、材料、機械、工具以及其他器材的統籌運用能力,組織應用這種統籌運用能力將原料轉換為具有市場價值的財貨或勞(Jones, 2004)。以一般營利組織而言,投入、產出與利潤是營利組織的生存要素,而技術則負責連結這些要素。

技術對非營利組織而言也同樣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非營利組織的投入、產出與兩者之間的關係有時並不容易清楚辨識,因為非營利組織的投入、產出不必然具備市場價值。即便如此,技術仍然是非營利組織藉以轉換投入與產出的組合要(Adner, 2002)

亞太經合(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是一個非營利的官方區域組織,如同其他組織一樣APEC的永續營運也需要倚賴技術來轉換投入為產出。由APEC的預期產出是抽象的自由化、便捷化與區域經濟合(APEC, 2006),因APEC的潛在組織技術可能存在APEC會員經濟體之間的互動,或APEC與其他國際組織的關係。本文將檢APEC的組織性質與架構,來判APEC的組織技術。既然組織技術可提升組織的功能與績效,因此瞭APEC的組織技術將有助於分APEC的優勢與弱點。此外,本文也將進一步探APEC是否具備一般組織賴以生存的核心技(Core Technology)以及輔助技(Enabling Technology)(Jones, 2004)
 

從管理學角度看APEC

成立1989APEC是一個區域組織,其組織目標是促進亞太地區的自由貿易與經濟合作APEC不僅僅是一個跨國的區域性組織APEC也是一個亞太各國政府間公開對話的經濟論壇,其決策機制是採用共識決APEC的組織性質是非約束(Non-binding),意APEC會員經濟體APEC的決策執行方面不會受到強制性的法規拘束。所以自我要(Self-discipline)與同儕壓(Peer Pressure)APEC會員經濟體落實決策的主要推動力,這Peter Drucker(1998)對新型態組織的看法一致APEC會員經濟體在行動方面應該符APEC的組織任(Organizational Missions)APEC的組織任務基本上以所謂APEC三大支(Three Pillars)來表示:貿易與投資自由化、貿易與投資便捷化、經濟與技術合作。組織任務的設定目的是用以追求既定組織目標,任務可以因應時空改變的實際需要而做彈性的變(Jones, 2004)

組織任務之一的貿易與投資自由化是去除阻礙區域貿易與投資的關稅與非關稅障礙,任務之二的貿易與投資便捷化是協調相關的政策與規定,以使區域經濟互動程序更加流暢,其目的是降低商業行為的交易成本。至APEC任務之三的經濟與技術合作則是為了達成前兩項任務的能力建(Capacity Building),目的在鼓勵區域內的已開發會員經濟體對開發中會員進行基礎技術移轉。

APEC每年召開相關會議,聚集所有會員經濟體的領袖、部長、資深官員,以及學者交換意見。這些會議包括:工作小組會議、論壇、資深官員會議、部長會議,與經濟領袖會(APEC, 2006)。一般而言APEC的運作涵蓋兩個層面,分別是政策層(Policy Level)與工作層(Working Level)

(一)政策層面

APEC的政策層面包括經濟領袖與部長會議,經濟領袖會議被媒體認定APEC最重要的年度活動,該會議每年由不同的會員經濟體輪流主辦,並在會後發布領袖宣言、領袖宣言回顧,並摘要過去一年的成績,且為將APEC的運作設定目標與願景。而在年底領袖會議之前,會先召開部長會議。部長會議的功能是接受資深官員報告,然後呈報領袖知悉。所APEC的執行機制是由下而上:資深官員向部長報告,部長再向領袖報告APEC的組織架構則有明顯的階級制度,資深官員相當於組織的基層執行者,而部長則是中間管理階(Middle Management)。中間管理階層除了管理基層執行者之外,尚負責評估年度工作績效,並彙整提出未來工作提案。

APEC組織技術核心技術輔助技術非營利組織亞太經濟合作技術應用決策機制區域經濟成長理性體系自然體系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