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政經瞭望】澳洲如何開拓亞太政策的新局?
朱奕嵐 (2008/04/10) 《台經月刊第31卷第4期》
澳洲之子與最懂中國的澳洲首相
2007年甫盛大主辦APEC年會以及APEC雪梨經濟領袖會議的澳洲自由與國家黨政府首相霍華德(John Howard),在執政近12年後敗給捲土重來的工黨。相對於執政期間為澳洲史上第二長(注1)的霍華德,1957年昆士蘭農民家庭出生的路克文,備受澳洲國內與國際社會的注目。被同黨同僚以「哈利波特」暱稱他,但以「果斷堅定的混蛋」自嘲的路克文,大學主修中文與中國歷史,並曾經前來台灣與中國進修。進入澳洲外經貿部之後,也奉派前往中國。不僅路克文本身是個中國通,其三位子女包含在中國上海復旦大學求學的長子,均能說中文,且長女婿也是移居澳洲的香港移民。路克文競選期間的主要政策是教育政策,雖然在經濟政策上,和自由與國家黨聯盟的霍華德相近,但是在外交政策上卻與霍華德有相當的紛歧。最主要是對於美國布希政府全球反恐戰略以及對於京都議定書的態度。路克文明確承諾將自伊拉克撤軍,並改變過去霍華德政府不願意加入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京都議定書決策,承諾並簽署京都議定書。相較於這些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的外交行動,路克文宣示將推動澳洲成為「最認識中國的西方經濟體」,近一步加強與已經取代日本成為澳洲最大投資貿易夥伴的中國之關係。
「澳洲之子」路克文甫上任,便於2月18日在國會以「Apology to Australia's Indigenous Peoples」為題,針對澳洲長久以來對於澳洲原住民政策進行宣示性的道歉儀式。接著不久,便於3月27日展開包括中國、美國與歐洲在內的巡迴訪問。3月27日路克文展開大國訪問之旅之前,在由澳洲最大平面媒體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以及澳洲墨爾本大學應用經濟與社會研究所(The Melbourne Institute of Applied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共同舉辦的「New Agenda for Prosperity Conference」中,針對澳洲新政府即將在4月召開的Australia 2020 高峰會中討論,如何強化澳洲全球競爭力、澳洲所面臨的經貿挑戰,以及澳洲政府即將採取的因應政策規劃。路克文舉出的危機與因應,主要有三個部分:(1)由美國次級房貸風暴所引發的全球金融市場危機;(2)澳洲與其他亞洲國家同樣面臨的第二次七○年代危機-通貨膨脹加上低經濟成長;(3)針對澳洲長期經濟改革政策的規劃。
全球金融市場之衝擊與因應
針對由美國次級房貸風暴所引發的全球資本市場、債券市場的連鎖效應,路克文表示為了要因應可能持續的全球低經濟成長,即便以中國與日本為核心的北亞經濟市場,仍然可以使澳洲獲利,但澳洲政府仍然希望能夠透過以下政策來提升澳洲的經濟,並增加抵抗危機的能力。此等政策包括:(1)持續監控全球資本流動,於必要時由澳洲中央銀行介入;(2)持續監控包括國內貸款市場在內的澳洲金融體系,以保持有效、彈性與競爭力;(3)與其他經濟體與國際金融機構合作改善金融機構透明化與揭露的國際標準。
(一)停滯性通貨膨脹危機
路克文毫不留情的批評霍華德政府在執政12年之間怠於進行必要的投資,似乎也將澳洲目前面臨的16年來最嚴重的通貨膨漲率,以及自1990年代持續面臨的低勞動生產率,歸咎於霍華德政府在技能養成、創新、基礎建設以及預算管理上的投資不足。針對此一通貨膨脹以及低勞動成長的危機,路克文表示澳洲新政府將在經濟政策上有所作為。
(二)澳洲長期經濟改革規劃
路克文提出所謂的3Ps經濟改革政策,即提升生產力(Productivity)、勞動參與(Workforce Participation)以及人口成長(Population Growth)。路克文表示將責成各相關政府擬定提升生產力之具體計畫,並將於數月內提出。
澳洲經貿、路克文政策、亞太整合、APEC、ASEAN+3、中澳關係、區域安全、自由貿易協定、全球競爭力、經濟改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