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文創產業的影響力投資:從理念到實踐
黃薇樺 (2024/07/15) 《台經月刊第47卷第7期》
影響力投資為文創業者提供了全新的籌資管道,傳統上,它們依賴公部門補助、捐贈,或私部門創投和貸款,這些途徑受制於審查偏好、財務回報要求和抵押品需求;相較之下,影響力投資者更關注企業的社會和環境影響,願意支持具有永續和社會價值的企業,為文創業者帶來新的籌資機會。本文簡要介紹台灣、英國、義大利、日本及韓國的影響力投資與發展現狀,並說明執行文創影響力投資的困難與挑戰。
現今經濟發展趨勢下,文化創意產業(以下簡稱文創產業)已經成為引領創新、推動文化交流與傳播的一個重要力量。然而,文創業者往往面臨著籌資的嚴峻挑戰,尤其是那些新興的文創企業。然而,在全球高度重視永續發展的氛圍下,影響力投資作為一種新興的籌資管道,正在逐漸受到關注。
影響力投資在台灣已經取得顯著的成就,投信基金、企業、友善動物等逐漸將影響力投資納入戰略中;而英國則支持藝文組織實現社會影響力,保持財務靈活性,推動可持續的變革。
多元社會影響力與新籌資管道
首先,何為影響力投資?影響力投資又被稱為社會價值投資或社會效益投資,指的是投資方在進行投資時,不僅需考慮被投資項目的財務回報,也需考慮到投資項目所帶來的產品和服務對社會的效益以及對環境的影響。換句話說,影響力投資不僅僅關注於獲取財務回報,同時也關注投資之於推動社會和環境的積極變革。
對文創業者來說,影響力投資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籌資管道。傳統上,文創業者可能會依賴於公部門的補助或捐贈,以及私部門的創投(Venture Capital, VC)或是貸款來籌措資金,然而公部門資金是否能夠取得,取決於審查委員的偏好,私部門資金的取得則受到財務回報要求的限制,或是需要提供有形的抵押品來保證貸款風險。相形之下,影響力投資者更加關注企業的社會和環境影響,影響力投資方願意為了支持具有永續及社會價值的企業而提供資金,這為文創業者帶來了新的籌資機會。
除了提供資金外,影響力投資方還可以為文創業者帶來其他價值。例如,影響力投資方相較文創業者擁有更豐富的資源和網絡,他們可以為文創業者提供專業的指導和支持,幫助文創業者實現可持續的發展。另文創業者與影響力投資方合作也有助於提高文創企業的社會聲譽和品牌價值,進一步擴大文創企業的影響力和影響範圍。因此,與影響力投資者的合作不僅僅是籌資的一種方式,更是促進文創企業全面發展的機會。
雖說影響力投資為文創業者籌資契機,然文創產業取得影響力投資資金依然具備困難度,根據2023年全球影響力投資資源網(Global Impact Investing Network, GIIN)對308家影響力投資組織的數據分析顯示,從2017年的950億美元,成長到2022年年底的2,130億美元,複合年成長率(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CAGR)為18%。2017年的影響力資產管理規模為9,800萬美元,而2022年則達到2.42億美元,顯示影響力投資規模正在上升。影響力投資方將資本分配到多個行業,其中能源占17%最高,其次是金融服務13%和醫療保健9%,文化與藝術領域則僅占0.1%。
影響力投資、文創產業、社會效益、永續發展、資金籌措、社會責任、文化創意、投資回報、環境影響、創新模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