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動態SNG】我國物流業發展概況與展望
趙孟誼 (2009/06/05) 《台經月刊第32卷第6期》
物流業定義範疇
參考行政院主計處與經建會針對物流產業之定義,係歸屬於運輸與倉儲業(表1)。因此本文綜整之「物流」包括運輸、倉儲、訂單處理、裝卸、流通分工、分揀、配裝、送貨、資訊控制等相關機能性活動。由於本文欲簡介目前台灣物流產業概況,故探討重點將就美國、日本、中國物流產業發展、政策、特色等做簡單比較,並就台灣物流產業的發展概況、物流產業的投資利基、物流供應商概況作介紹,最後總結對我國物流業2009年展望提出看法。
表1 行政院主計處與經建會對物流產業分類比較
美國、日本、中國物流業發展概況
隨著全球化以及數位資訊之發展,跨國企業於海外據點建構生產線,建立資訊系統,適用當地資源進行地區整合與調度之經營模式已成趨勢,全球運籌管理模式隨之興起,而根據Datamonitor的預估,2009年全球物流市場規模將超過7,367億美元(表2)。美、日與中國因產業政策不同的影響下,造就物流業發展不盡相同。
表2 全球物流市場規模
在美國物流業方面,主流物流業者偏向於服務上游供應商及下游廠商之間的垂直整合、合作功能,以期建立個別產業或企業的策略競爭優勢或物流能力,目前物流業大廠如FedEx、UPS等集團,擁有大量自有飛機並建立航線與區域網路,在運輸市場鎖定下朝向全球化發展,提供全球性物流運輸服務,近年來更針對重要新興市場如中國等,積極開拓當地物流市場。
在日本物流業發展概況方面,日本的物流整合發展重點在於共同配送、製販同盟,且由於日本製造業在海外生產的金額龐大,貨主企業的需求包括即時交貨、區域內的輸送量增加,因此日本的物流業者透過購併而形成結盟,朝向業務的總合及全球化發展,海外企業的銷售與採購金額得以成長,跟物流業者的配合和支援很有關係。
在中國物流業發展概況方面,隨著中國經濟高速及快速發展,中國物流產業總規模增長速度有加快的現象,且物流產業內之分工越來越細。而目前中國沿海及內陸積極發展物流園區,包括保稅物流、港口物流、空港物流等,為主要形式的物流服務網路,加上流通企業及物流公司之進駐,提高園區內產業垂直及水平整合度,其效益正逐步顯現。有關美國、日本、中國物流產業發展概況整理如表3。
物流產業、全球化、運輸業、倉儲業、供應鏈整合、物流市場、轉口物流、台灣物流、國際競爭力、物流園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