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我國中小企業市場進出熱線追蹤
吳閔鈺 (2012/05/07) 《台經月刊第35卷第5期》
我國中小企業與中國市場連動性最高
(一)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製造業與電子零組件外銷比最高
我國產品主要出口國家集中在亞洲市場,占比約為66.6%、其次為歐美國家,占比約為40.2%。亞洲市場中,以出口到中國(包含香港)的比重最高,為40.24%、其次為東協六國,比重分別為16.5%與13.0%。而歐、美、日國家中,以出口到美國的比重為最高,為11.8%、其次為歐盟,比重為9.3%。再者,根據經濟部統計處出版的工業生產統計年報資料顯示,製造業25個細項部門在2011年外銷比平均為40.8%,亦即整體製造業銷售值約有41%來自於國外買家,其中以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製造業與電子零組件外銷比最高,分別為87.9%與70.0%,而部分民生工業部門與機械設備部門的外銷比均超過50%,而化學部門相關的產業之外銷比則大致介於30~50%,外銷比較低的部門則集中在部分民生工業部門,外銷比低於30%(圖1)。
圖1 製造業細項部門外銷比
進一步觀察製造業細項部門前五大出口國家,外銷比高的電子資訊產業,主要出口到中國與美國,如電子零組件製造業之出口值當中的50%外銷到中國(包含香港),而資訊電子業、通訊業等則有約40%之出口值外銷到美國,因此當兩國總體經濟情勢變動,影響匯率之走勢,則將直接影響我國資訊電子相關的廠商,而經濟情勢不佳亦將間接影響外國買家對台的採購。另外,外銷比亦高的橡膠製品、運輸工具及零件製造業,以銷往美國的比重最高,約為30%,紡織成衣與皮革毛皮及製鞋業則以銷往中國及越南比重較高。這說明外銷比較高的部門,容易受到中國與美國經濟情勢變化所造成的市場需求,與相關供給條件變動的影響。
(二)新竹縣市受到外貿影響程度最深
除觀察各產業之外銷比重外,本文進一步觀察各地區、各縣市受到外貿影響的程度,在此透過分析各縣市製造業與服務業的產值比重,並假設服務業部門不受外貿情勢變化而波動,而製造業則有部分比例受到外貿情勢變化的牽引,進而計算出各地區、各縣市受到外貿影響的程度。以地區別來看,中部地區的產值有35.3%外銷至海外市場,因此當海外市場發生變化,將影響該地區35.3%的產值變化,進而間接衝擊其他未受外貿影響的部門,其次為北部地區與南部地區,受外貿影響的程度分別為34.6%與18.9%,至於東部地區與金馬地區則受到外貿影響的程度極低(圖2)。
圖2 各縣市受外貿影響的程度
而各縣市中,以新竹市與新竹縣受到外貿影響的程度最高,分別為63.5%與56.4%,主要原因在於該縣市以電子零組件製造業為主,外銷比遠高於其他部門,並以中國為最主要的出口市場,與中國經濟情勢發展的連動性甚高。
中小企業進出、外銷依存度、新設立家數、製造業外貿、企業資本額、景氣循環影響、服務業成長、產業轉型輔導、區域產業分析、政策資源導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