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產業動態SNG】打造歷久彌新的品牌——品牌經營關鍵衡量指標

 

台經月刊

 

【產業動態SNG】打造歷久彌新的品牌——品牌經營關鍵衡量指標

陳于琪  (2021/08/09)    《台經月刊第44卷第8期》

隨著全球化發展及市場競爭態勢的衝擊,企業面臨接踵而來的威脅,台灣企業經營模式從過OEMODM開始走OBM,主計總處工商普查報(2019)指出2016年自有品牌企業家數占全國企業總家3.41%2006年成2.1倍,多數企業更從代工開始轉向品牌。由此可見,品牌已成拉開與競爭對手差異之首要條件,且已是當前全球化競爭不可逆的趨勢。

然全品牌競爭態勢下,品牌之David Aaker倡議「品牌即資產」的理念,認為品牌具有真正的價值,提升品牌價值為企業保有長期競爭優勢的不二法門。品牌管理已從過去的戰術層面,轉移至為提升價值所擬定之策略層面。然影響品牌價值的因素不勝枚舉,從國際化程度、財務資料等,都是長年品牌經營的堆壘,應由多種衡量面向全面檢視以保有競爭優勢。企業如何透過有力的工具檢視品牌是否走在預期道路上,成不可忽視之議題。

本文歸納整理國外品牌價值評估標準及衡量指標,以及國內首個品牌衡量指標剖析之工具,並觀察其脈絡彙整打造品牌經營的關鍵指標並提出建議,提供已在品牌路上之台灣企業有效指標參考工具,期許強化企業品牌力,打造具品牌價值、歷久彌新的品牌。

 

將無形資產轉化為有形價值

以法LVMH集團併購各大知名品牌,2019Tiffany併購案Tiffany被併購前股價明已節節衰退,但為LV卻願意100%收購入主經營,市值甚至在併購後歷久不衰持續成長?其執行Bernard Arnault表示關鍵在於利用「價值投資」方式,於市場低迷時,投資具長期價值之品牌,LVMH成全球最大的奢侈品牌集團。

如何成為具價值的品牌?品牌建構過程不像購買廠房、設備等有形資產可衡量價值,相對是繁複難以量化評估,且非一蹴可幾的。但在品牌即資產理念中,品牌價值是能透過一套邏輯評估計算,扣除有形資產價值,品牌於無形資產價值中的占比為評估關鍵 

目前全球已有多家知名鑑價機構將品牌進行量化計算,InterbrandBrandZ等,透過不同品牌發展重點與衡量原則,計算品牌價值,深受企業矚目並視其為品牌經營重要績效。國際領導品牌IntelHP等,皆透過品牌價值管理提升核心競爭力。企業透過定期進行品牌價值評估,對外,有助了解品牌投資效益及掌握當前市場資訊;對內,可激勵組織有效調整品牌策略,提升整體運作。


建構品牌衡量指標,提升品牌強度

品牌價值的計算勢必經過鑑價機構專業公式,結合品牌強度和財報資料轉換而成,建議具經濟規模與國際化品牌經營之企業進行價值衡量才具效益。根據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20年中小企業白皮書》顯示2019年台灣中小企業家數占全國98%,顯示委由國際機構定期檢視的方式,相對中小企業來說較不符合經濟效益。

品牌經營品牌價值品牌強度ISO 20671Interbrand品牌策略品牌定位品牌管理台灣品牌耀飛計畫品牌衡量指標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