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眾志成城:回饋型群眾募資運作機制與趨勢觀察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眾志成城:回饋型群眾募資運作機制與趨勢觀察

周佳寧  (2016/02/20)    《台經月刊第39卷第2期》

隨網際網路普及,利用網路籌措資金完成夢想或計畫已成為趨勢,無論是社會運動、科技產品或音樂等,透過媒體報導及網路散播後,便可凝聚志同道合者,將每人贊助的一點錢匯集成可觀的金額,完成提案計畫,可謂眾志成城。

 

溫故知新:回饋型群眾募資發展史

   美國全國群眾募資協(National Crowdfunding Association)定義群眾募資為社會大眾透過小額資金贊助,發揮群體集結的力量,支持個人或組織使其目標或專案得以執行完成。本文所探討之捐贈與回饋型群眾募資概念最早可溯及1884年,在紐約世界日報工作的約瑟夫普立(Joseph Pulitzer)先生於報紙撰文勸募自由女神像基底建造。最後獲12萬人贊助,平均每人捐出低於一美元的金額,贊助總金額累積到十萬美元。隨著網路世界興起,群眾募資也從線下走向線上,透過群眾募資平台,募資者發表創業理念、專案內容或產品開發規劃等,請求社會大眾捐贈小額資金贊助專案。此類出資者通常不要求財務報酬,但募資者事後會將所發展出的產品,以預售方式回饋予贊助者。

   2007Indiegogo出現,可謂線上回饋型群眾募資平台的濫觴2009年則Kickstarter2011年群眾募資的風潮亦從美國吹向台灣,由優質新聞發展協會所成立WeReport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是台灣第一個新聞類群募平台。時序進2012年,群眾募資平台募資種類亦趨多元化、商業化,許多綜合類型的群眾募資平台FlyingV、嘖ZecZecFuudaiHereO相繼出現2013104人力銀行也推出「夢想搖籃」協助大眾圓夢2014年則有著重社會關懷Red Turtle與綜合類型的群募貝果正式加入群眾募資行列。

   根據Massolution市調公2014年針對全1,250個群眾募資平台之調查報告顯示2014年全球回饋型群眾募資平台募資總額2013年成84%,總募資金額13.3億美元,可謂成長快速。以下本文利用財務數據創新趨勢平台Platform for Financing Data & Innovative Trends, FinDIT1)所提供之數據,就國內外主要回饋型群眾募資平台KickstarterIndiegogoFlyingV及群募貝果之運作機制與趨勢變化,進行深入分析,藉由比較各平台募資差異,作為國內企業選擇募資平台時之參考。
 

各平台運作機制AONKIA

   除Indiegogo之外,各主要群募平台大多採行全有或全無模(All or nothing, AON),若募資者能在限定時間內達成募資目標,則可獲得群募平台扣5~10%不等後的剩餘資金推動其專案,若無法達成募資目標則無法獲得任何資金,但亦不會有任何罰款。同時,平台會將贊助金額歸還贊助人IndiegogoAON模式外,尚提供募多少拿多(Keep it all, KIA)機制,惟需付出AON模式高之手續費(1)。

群眾募資KickstarterIndiegogoFlyingV創新創業募資模式回饋型募資科技募資文化創意募資平台分析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