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報告

 

【策略報告】綠色戰士:森林與竹林的固碳奇蹟

永續學院編輯室  (2024/04/03)    《永續學院編輯室》

碳匯、碳權、固碳你弄清楚了嗎?它們都是應對氣候變遷的關鍵概念。碳匯指自然界或人工系統吸收的二氧化碳量,而固碳則是將二氧化碳長期儲存在植物或土壤中的過程。碳權是透過減排或增加碳匯獲得的可交易的碳信用,以機勵減少全球碳排放。這些概念共同支撐了全球向清潔、可持續未來邁進的努力,幫助我們更有效管理碳排放,而森林碳匯則是當紅炸子雞。


 

「碳匯」這詞有點彆扭,因為它的英文「Carbon sink」裡的sink,根本沒有「匯」的意思,所以我們不容易直觀的去了解它背後的涵義。說穿了sink就是水池,譯成「碳池」或者衍伸為「碳庫」你就能一目了然,無須再多做解釋了。因此所謂的「自然碳匯」(natural carbon sink),就是指自然環境中能儲存碳化合物(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東西,常見的有土壤(又稱黃碳)、森林(又稱綠碳)、海洋生態系(藍碳)……等等。這些自然碳匯一旦通過審核與驗證機制後,就可轉為「碳權」進入碳交易市場(目前台灣以自願性市場為主)變現,這就是為什麼碳匯這麼火的原因。

森林固碳的基本原理

什麼是二氧化碳的宿敵?有人說是樹木或植物,也許沒錯。但海洋占地球表面積約70%,所以是地球上儲存二氧化碳總量最大的碳庫。根據2020年全球碳計畫(Global Carbon Project)評估報告,海洋生態系包括表層與深層海水、海草床、珊瑚礁、海床底泥、沿海濕地、紅樹林等處,共保存了地球高達80%的碳元素。不過,海洋雖是地球上
最大自然碳匯,卻不適合用來作為「碳交易」的標的,畢竟陸地才是人類主要的活動區域,而且海洋量體很難去測量。

職是之故,人們將自然碳匯的目光轉移到陸地上來。我們舉目所及,陸地上遍布最多的生命非植物莫屬。植物有適合環境就能生長,似乎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碳匯素材。科學家研究,亞馬遜雨林每年大約能吸收20億噸的二氧化碳。如果根據國際能源機構(IEA)2019年的統計,全球每年產生360億噸的二氧化碳,那麼一座雨林就能為地球吸收超過5%的年產量,所以多造林似乎是一筆人類、地球雙贏的好生意。

植物能成達成碳匯的目的,是因為光合作用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及土壤中的水分,最後釋放出氧氣及葡萄糖。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後,會把將碳儲存在木質部、樹葉、根部還有果實裡。植物、一般指樹木,到達一定樹齡後可以砍伐,製成木料物品、傢俱或建築,那這些碳基本上就永久保存在木材中。此外,樹木的根部和落葉,能夠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土壤對碳的儲存能力。這一種轉換二氧化碳並「儲存」的功能,有人稱之為「固碳」(Carbon sequestration)。

森林固碳能力之推算方法

地球暖化日益嚴重的背景下,樹木減碳的角色變得尤為重要。其實早在1990年代,各國林業部門就已經開始在評估森林的碳儲存能力,這些調查研究為現在的碳交易機制奠下了計算基礎。固碳能力的估算涵括了林木從根到葉片的所有組織,透過生物量(樹木的質量或重量)轉換成單株林木的固碳量,再依林地範圍來計算整座森林的自然碳匯。

以台灣肖楠為例:台灣肖楠之絕乾比重(樹木去除了水分後的密度)為0.54,表示木材生物量每m3有540 kg,如果它的碳含量比(PCC)為48.57%,則肖楠固碳能力就是262 kg/m3(540 X 0.4857)。樹木的生物量與碳含量比,就可以做為碳固定能力的計算基礎,例如,台灣肖楠的碳固定能力為262 kg/m3,而相思樹則為363 kg/m3。透過估算,我們可以得到樹種固碳能力的數據,幫助推算森林生態系統對於緩解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貢獻。

絕乾比重乘以碳含量百分比即為「轉換係數」,轉換係數與林木材積相乘,就可以得到固碳值;簡單的說,「轉換係數」越高固碳效果越佳。台灣常見造林樹種轉換係數值介於0.150至0.363,針葉樹材碳含量雖比闊葉樹材高,但因為木材比重較闊葉樹低,因此轉換係數均小於0.30,介於0.150至0.262;闊葉樹材轉換係數則介於0.174至0.363。所以相同材積下,大部分闊葉樹種能獲得更多碳匯。
 

針葉樹

闊葉樹

樹種

轉換係數

樹種

轉換係數

台灣肖楠

0.262

相思樹

0.363

紅檜

0.204

台灣赤楊

0.217

台灣扁柏

0.203

茄冬

0.304

柳杉

0.177

木麻黃

0.312

福州杉

0.150

樟木

0.174

台灣雲杉

0.221

牛樟

0.178

台灣二葉松

0.259

光臘樹

0.342

台灣杉

0.155

大葉楠

0.218

台灣鐵杉

0.205

香楠

0.221

 

 

楝樹

0.252

 

 

烏心石

0.247

 

 

印度紫檀

0.273

 

 

木荷

0.286

 

 

大葉桃花心木

0.236

 

 

台灣櫸

0.348

資料參考:林裕仁〈森林減碳能力之推算方法〉,農業部,https://www.moa.gov.tw/ws.php?id=17871&print=Y,圖表本文自製。
 

台灣得天獨厚固碳之寶
森林碳匯形成的方式有幾種,其一是人造林的疏伐與再造:種植一片林地,數年後林地長成(儲存一定的碳)後,砍筏林地、再重新種植一批新的林木。因為碳元素被藏在木材裡,只要不腐化或燃燒就能永久保存;所以,砍下的木材可以、或者必須作成產品,才能達到這個目的、完成固碳的循環週期,又稱之為「永續林業」。因此,樹種的固碳能力固然重要,其生長速度也是很重要的考量。比如五年就能砍筏的樹種,就要比十年才能砍筏的樹種更具有固碳效益。
 

林業若適度經濟利用,不僅能增加產值,才可增加森林碳匯。資料來源:孫維揚,〈低碳農業勢在必行!提升氣候衝擊適應性,增加碳交易收入 專家籲:應盡快制定碳計算方式〉,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89840/


 

那麼,什麼樹種具有快速生長、又有良好的固碳能力?也許你想像不到,就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的竹子就是這樣的植物。竹子一般多生長在熱帶雨林及溫帶森林間,從平地到高海拔地區都有不同的竹種生長。早年台灣各鄉鎮、都市角落遍布著竹的身影,到處有以竹筍維生的小農,台灣人愛喝鮮筍湯,端午包粽用的也是又稱為台灣竹的大葉箭竹。台灣擁有約150,000公頃的竹林,除了固碳又能與台灣經濟緊密結合,可以說是天賜的碳匯資源。

竹子是適合用作森林碳匯的樹種。以台灣常見的孟宗竹為例,它從破土到竹稈不再長高僅約50天,隨後進入4至5年的生物質累積期。過了這段累積期後,竹稈會產生縱裂,經濟價值就會消失,因此一段時間就必須採收。正常的竹林地,每年都會有新萌發的竹筍長成竹稈,所以竹林中一年至多年生的竹稈都有,這種「異齡林」結構在其他人造林並不多見。一片經營良好的竹林,會有源源不絕的竹可以採收,它的固碳總量計算下來,將明顯高於大部分林木,例如孟宗竹林的固碳量就是杉木人工林的2.39倍。


我國森林碳匯的未來展望

環境部目前提出新植造林、人工林疏伐再造,以及竹林經營等三種碳匯方法,並將方法延展為「增加森林面積」、「強化森林經營管理」及「提高國產材利用」等三大目標。目前我們仍需持續注意相關規定的發展,包括:由於新植樹木要生長20年才會達到最佳吸碳效率,因此,如何估算20年內的碳匯量很關鍵。此外,轉化森林碳匯為碳權的條件是,林地需要經過特別管理、樹齡不能超過22年,且只接受2000年後植種的林地申請。為了使人工林獲得有效的管理,碳匯認證要求人工林地的碳吸收量,必須高於原林地才能被計算為碳權。

 

策略報告碳匯碳權固碳森林固碳碳交易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