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亞洲政經瞭望】中國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前景

 

台經月刊

 

【亞洲政經瞭望】中國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前景

莊朝榮  (2012/01/05)    《台經月刊第35卷第1期》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需求將愈來愈迫切

十年來中國汽車產業保持高速的成長,2002年國產汽車產銷量僅325萬輛,2010年則超過1,800萬輛。根據2010年中國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統計公報指出,2010年底全國私人汽車保有量共計6,539萬輛,其中民用轎車保有量4,029萬輛,民用轎車中私人轎車3,443萬輛。換算成每百人保有私人汽車數量為4.9輛,遠低於世界平均水準14.8輛。隨著中國經濟飛速成長,該國私人汽車保有量亦將持續快速增加。跟隨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加,對石油的消費需求將與日遽增,十年來中國的石油日消費量已倍增至2010年的900萬桶,國際能源總署(IEA)近期更預測,在今後25年內中國的石油日消費量將倍數成長到1,900萬桶以上。

在石油蘊藏量有限,以及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對地球氣候造成極端異常影響的情況下,對於中國領導人來說,發展可再生能源以替代化石能源,既可以化解國家能源危機,又有利於減少空氣汙染。中國的空氣汙染主要來自燃燒煤炭,已經對居民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在發展可再生能源中,轉變汽車使用新能源亦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十二五期間,中國政府要求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16%,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中國政府在2009年12月哥本哈根會議上,承諾至2020年,該國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40~45%,也就是至2020年,非化石燃料在總體能源中所占的比例,將從目前的8%提高到15%。因此,對節能減排的需求愈來愈迫切,中國更需借重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以減輕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中國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政策

中國對發展燃料電池汽車產業起步晚,但卻給予高度重視,並不斷加大節能環保汽車政策的支持力度。從2001年起,為維護中國能源安全,改善大氣環境,中國科技部將燃料電池汽車列入十五期間863計畫的關鍵高科技專項之一。在該計畫中,中國率先啟動了純電動、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和實踐,並以上述三類為「三縱」;以多能源動力總成控制、驅動電機、動力蓄電池為「三橫」,建立「三縱三橫」的開發布局。為鼓勵本土企業發展新能源技術,中國政府並推出一系列的扶持政策。

自2004年起,在中國的長遠規劃和能源政策中,節能環保汽車產業和技術的發展備受重視。2004年國家發改委發布「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從2005年開始,中國政府致力優化汽車產業結構,促進清潔汽車、電動汽車發展政策措施,目標 2010年電動汽車保有量占汽車保有量的5~10%,2030年更達50%以上。為完成上述目標,中國863計畫節能與節能環保汽車重大專案確定北京、武漢、天津、株洲、威海、杭州六個城市為電動汽車示範運營城市。

中國國家發改委公布「新能源汽車生產准入管理規則」自2007年11月1日起正式開始實施。該管理規則對新能源汽車界定為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和其他新能源汽車。這意味著節能環保車有了規範準則,也被業界視為是國家真正鼓勵及市場化的開始,甚至被譽為中國節能環保汽車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2007年12月,中國國家發改委公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新能源汽車正式列入發改委的獎勵產業目錄。該指導目錄顯示,壓縮天然氣、氫燃料、生物燃料、合成燃料、二甲醚類燃料,以及混合動力汽車、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等節能環保汽車整車,以及燃料電池及電催化器、電極、複合膜和雙極板等電池關鍵材料,質子交換膜等關鍵零組件的開發及製造,都列入國家獎勵範圍,適用獎勵政策。

燃料電池汽車新能源政策氫能基礎設施863計畫節能環保汽車產業化挑戰技術瓶頸成本障礙碳排放目標加氫站建設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