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產業動態SNG】2016年台灣房地產業現況與趨勢

 

台經月刊

 

【產業動態SNG】2016年台灣房地產業現況與趨勢

劉瑋婷  (2015/12/20)    《台經月刊第38卷第12期》

2015年即將進入尾聲,回顧這一年全球的經濟發展情勢,歐美景氣雖然緩步成長,但中國經濟卻呈現降溫之樣態,使得台灣、日、韓及東南亞國家貿易出口呈現疲弱,進而影響股市與經濟發展。在內需方面,同樣受到全球景氣復甦力道疲弱影響,2015年第二季之後,台灣經濟情況快速轉弱,4月經濟景氣燈號忽然墜落至景氣衰退的藍燈,出口金額持續負成長,外銷訂單仍未見翻轉機會,自年初以來景氣領先指標持續下滑,顯示台灣經濟成長動能正在消退。在這樣的市場氛圍下,房地產呈現量縮價跌,房市景氣明顯趨緩。展望2016年台灣房地產之趨勢,由於貧富差距加大、少子化問題蔓延、房地合一新制度上路以及奢侈稅退場、政府開徵豪宅稅與囤房稅,不動產投資市場正式進入「新稅時代」,2016年將可能持續2015年量縮價跌的趨勢。

 

人口與購買力分析

自2001年房市反彈開啟多頭以來,房地產成為國人抗通膨下最佳的理財工具。截至2014年底房價維持多頭走勢,但這段期間國民年所得、經濟成長率並未如房價般成長,為了抒解民怨,政府端出各項打房政策,直到2015年房價終於開始鬆動,交易量也開始大幅萎縮。根據內政部營建署2015年發布第一季的住宅需求動向調查,其中全國房價所得比已高達8.46倍,向來是購屋總價最高的台北市,房價所得比高達15.52倍,貸款負擔率68.63%,貸款負擔率並沒有因為房市交易量的緊縮而減少。大環境籠罩著高房價、青年低所得、年輕人初婚年齡提高、少子化等社會問題,根據內政部戶政司2011~2015年之歷史資料顯示,連續五年出生率維持在8~9%的低水位,高房價已成為少子化元凶,少子化將造成GDP降低、空屋增多、學校倒閉、青壯年負擔沉重等威脅(表1)。

 

1 全國人口出生情形

 

2015年全球景氣如2014年初「西強東弱」的情勢,呈現貿易表現不佳以及股市持續下修,勞動與投資改善對我國內需市場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儘管2010~2014年每戶可支配所得呈現逐年提升的態勢,但可支配所得卻趕不上房價的漲勢。根據主計總處公布家庭收支調查資料(2015)顯示,台灣家庭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為新台幣83.0萬元,年儲蓄金額也創下新高數字達到20.2萬元,即使如此,面臨景氣不振、儲蓄金額低落、房價所得比過高等問題,一般受薪之民眾存錢買房的難度逐年增加,由六都房價所得倍數與貸款負擔率均可發現,房價之負擔極重,尤其是雙北市之房價負擔比例,遠超出一般所得家庭正常負擔情況(表2、表3、表4)。

房地合一稅房價所得比空屋率少子化房市交易量房價修正豪宅稅囤房稅央行降息房市政策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