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跨國企業會議來台舉辦 提升台灣國際能見度
朱國維 (2012/10/08) 《台經月刊第35卷第10期》
政府近年來大力推動會展產業,在企業會議推動方面亦不遺餘力。企業會議的型態多元,如高階主管會議、跨國訓練會議、專業高峰論壇、經銷商/供應商大會、直銷商表揚大會等,因此,經濟部「爭取國際會議在台舉辦計畫」多方接觸、鼓勵與協助各企業,務求消弭其對國際會議在台舉辦的疑慮及難題,提升其推動與促成會議來台的動機與成效。
為何需要鼓勵、協助企業會議在台舉辦
跨國企業(包括台商企業與外商企業)爭取、申請、鼓勵、決策各型會議成功在台舉辦,對台灣的形象地位有擴大提升的作用、對主辦單位(企業主)的專業競爭力與員工、合作夥伴等的向心力也有正面拉抬的效果,同時,與會者來台期間的食、衣、住、行、育、樂等連帶性消費所產生的整體經濟效益和相關就業機會更是可觀,一次的國際會議,讓外國人士看到的不僅是專業、硬體與適足的會展環境,更有服務、軟體與豐富的觀光資源。
本文將以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訓練大會(2012 IBM GBS University)、研華科技全球夥伴大會(2011 Advantech WPC)、明基電通全球經銷商會議(2010 BenQ GDM)這三個企業型會議為例,闡述一面會議旗幟能懸掛在台灣、而非其他會展推動經驗豐富、強勢用心爭取的各個競爭國,是多麼不易、也彌足珍貴!
協助推動企業會議在台舉辦實例
(一)IBM GBS University—大中華區顧問一圓台灣夢
「當大會去年在北京揭曉,IBM GBS University(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訓練大會,注1)下一屆將在台灣舉辦,全場立刻爆以歡.聲.雷.動!」台灣IBM行銷經理王佩芳形容:「這些大中華地區(含中國、港、澳)顧問對台灣憧憬已久,從同事、親友口中聽聞了許多台灣之美、台灣真好,諸如台灣人和善好禮、美食精緻、服務到位等,現在終於有機會親身體驗、一探究竟」(圖1)。
圖1 IBM GBS University 2012大會實況
自2008年7月開放兩岸直航、航班不斷增加後,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統計,陸客來台的人數由2008年的30多萬人次,到2011年的178萬人次,中國並已連續兩年取代日本,成為台灣最主要的旅客來源國;有視於此,許多企業漸次增加兩岸商務及旅遊的互動,亦規劃經銷商、代理商大會、獎勵旅遊等不同型式的會議、激勵活動,強化中國員工及合作夥伴對台灣公司的認同感與向心力。IBM(國際商業機器公司)為全球知名的指標性跨國企業,來台舉辦跨國會議除對該企業與部門的專業、競爭力、內部連結有建設性助益外,同時也可提振台灣整體國際地位、乃至城市形象,而上千人的交通、食宿消費,更為台灣服務業者帶來龐大商機與經濟效益。
然而,從夢幻「憧憬」到實際「成行」,尚待克服的問題千絲萬縷。
企業型會議、國際商務活動、會展經濟效益、政府行政協助、跨部門整合、品牌國際化、爭取計畫、台灣能見度、國際會議補助、外賓觀光效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