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國際推動碳捕存法規制度與監管做法之探討
陳柏誼.陳映蓉.林軒如 (2024/11/05) 《台經月刊第47卷第11期》
觀察國際碳捕存法規與監管發展顯示,CCS專法與許可證對大型計畫推動至關重要。為使CCS計畫符合法律與監管要求,IEA在措施方面建議政府須針對明確責任歸屬、許可流程及機構,並制定地下空間與資料的所有權與管理規範,以利針對整體CCS生命週期進行監管。基於此,本研究探討英國、挪威、美國、日本與韓國的監管法規,為我國未來完善CCS相關規範提供參考。
全球暖化升溫嚴重,氣候變遷威脅人類生存,全球已有150多國提出2050淨零排放目標,限制氣溫上升並避免危機惡化,減碳行動刻不容緩,其中碳捕捉與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技術被國際視為電力、鋼鐵、石化、水泥等高耗能、高碳排產業的最佳淨零策略之一。而綜觀國際既有CCS計畫推動經驗,其成功關鍵仰賴於法律與監管框架的建立,確保安全封存二氧化碳並有效監管。然而,現階段台灣尚待完善CCS相關規範指引,鑒此,本文將研析國際碳捕存法規與監管做法之發展趨勢,探討英國、挪威、美國、日本與韓國等國家之監管法規與流程,作為我國未來推動與完善CCS相關規範訂定之借鏡。
碳捕存法規、CCS監管、碳封存許可證、國際法規、減碳政策、封存場址、長期監測、環境影響評估、能源轉型、法規借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