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國際政經瞭望】疫情下「興」商機——淺談商業服務業數位轉型之路

 

台經月刊

 

【國際政經瞭望】疫情下「興」商機——淺談商業服務業數位轉型之路

劉靜容  (2021/08/09)    《台經月刊第44卷第8期》

2020年年初造成全球大流行(Pandemic)的COVID-19疫情,對全球經濟與產業投下一顆震撼彈。為防止疫情持續擴散,各國採取邊境管制、入境隔離或檢疫,甚至有禁航、禁足令及封城(Lockdown)等措施,COVID-19疫情影響層面不僅人類健康,更衝擊全球經濟、波及產業活動、改變消費生活;商業服務業為最貼近消費者生活與需求之產業,自是首當其衝。時隔一年半,全球仍持續受疫情牽絆,不僅經濟前景存在不確定性,工作及生活模式亦受顛覆,對未來產業發展趨勢有著深遠的影響。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COVID-19使全球產業供應鏈重新洗牌,重整了過去已然形塑的世界秩序;而自微觀的層面進行觀察,疫情從食、衣、住、行、育、樂等不同面向,影響著人類既有生活習慣,也改變著原有生活樣貌。商業服務業經歷此波疫情,也出現較過往劇烈的動盪變化。為洞察疫情過後,商業服務業面對新常態生活(New Normal)的發展機會,本文自探討疫情如何衝擊國內商業服務發展動能出發;其次觀察疫情如何改變生活型態及消費者需求行為模式;最後基於數位轉型儼然成為此波疫情下商業服務業能否生存之關鍵,透過歸納國際上因應疫情之相關商業模式應用案例,探討企業為適應環境丕變,如何透過數位轉型進行創新或變革,催生新一波商業服務業發展契機。

 

疫情衝擊整體經濟

疫情籠罩使全球需求驟降,主要國家出口多呈現明顯下滑態勢。邊境管制下不僅導致旅遊、運輸與相關零售餐飲等經濟活動嚴重停擺,也引發產業斷鏈危機;此外,勞動市場萎縮、金融市場震盪、全球貿易與投資動力急遽下降,以及全球消費市場急凍等因素,均讓全球陷入衰退陰影。根據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報告(2020)指出,受影響最大且最久的產業為觀光旅宿業,其次是航空運輸業,接著依序為石油瓦斯類、汽車業、消費與電子產品等。

國內民眾對疫情之恐慌心理亦衝擊著消費信心;根據主計總處2020年統計資料顯示,2020年上半年因民間消費受疫情拖累,致使全年民間消費呈負成長2.37%(圖1)。惟國人因不能出國,轉向鎖定國內消費,加上疫情催化宅居網購,以及政府推出多項紓困振興措施等,使民眾因疫情壓抑之消費需求亦逐漸釋放,減緩部分負面影響。

 

1  國內民間消費受疫情拖累

 

「疫」樣衝擊兩樣情

內需型產業由於受防疫措施限制,加以大眾集會亦受規範,使得民眾無論外出購物、聚餐等意願降低,均影響著商業活動,不僅商品端,包括休閒娛樂、餐飲觀光,以及交通運輸等其他服務端消費支出亦受到衝擊。商業服務業中,仰賴人流的餐飲業、零售相關產業,由於身處疫情海嘯的第一排,因而受創最深,惟對於能夠洞燭機先、布局新趨勢的產業,則因掌握契機而逆勢崛起,故商業服務業各細項產業也呈現營收受損受益兼具的兩樣情(圖2)。

COVID-19商業服務業數位轉型宅經濟低接觸經濟零接觸數位變革電子商務科技創新商業模式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