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亞太地緣政治變遷下的APEC
陳威仲 (2019/05/08) 《台經月刊第42卷第5期》
2018年在巴布亞紐幾內亞所舉辦的APEC峰會,首次出現領袖以及聯合部長宣言難產的困境,主辦方最後僅能以主席聲明文件(APEC, 2018a),總結全年度的工作進展。此發展對自1993年起每年舉辦領袖峰會的APEC而言,甚具衝擊性。然而,縱使結果不盡人意,APEC近年來在亞太各議題的主導性,日益提升,不但與太平洋沿岸各國互動日趨緊密,並牽動包括CPTPP、RCEP等區域貿易協定談判進程。
例如2016年祕魯主辦時,提升太平洋聯盟(Pacific Alliance, PA)四國:祕魯、智利、墨西哥、哥倫比亞的能見度;2017年在越南河內,則強化與東協連結以及催生CPTPP;2018年巴紐邀請太平洋島嶼論壇(Pacific Island Forum, PIF),提升在大洋洲的影響力。在議題方面,全年也具體推動數位經濟、後2020願景、婦女與經濟、偏遠地區發展、永續及包容成長、能源安全,以及微中小企業發展。
APEC的焦點議題及會議討論
(一)數位經濟與貿易漸成主流,中美爭奪話語權
APEC 2018峰會至今,應用創新數位科技推展商業經營與跨境貿易之議題獲得愈來愈多的關注,顯示數位化時代所帶來的衝擊,已促使亞太區域各經濟體政府由被動轉為主動,積極涉入數位經濟治理。尤其自2017年開始,產業界以及APEC企業諮詢委員會(ABAC)的代表多次呼籲各國政府重視新興商業模式的興起,法規管制與政策必須符合企業實務,並滿足產業發展之所需,否則數位化浪潮,將挾著人工智慧(AI)、大數據、區塊鏈(Block Chain)等科技,破空而去,無法等待政府的消極態度與不作為。
略具威脅性論調的出現,促使APEC從過去僅視數位經濟為有助於協助中小企業與人力資源工作轉型的創新機會,提升為必須納入願景與策略層次的必要議題,尤其在2018年APEC願景小組(APEC Vision Group, AVG)開始運作,討論APEC後2020願景時,將數位經濟及科技轉變列為未來的重要挑戰(APEC, 2018b)。
然而,回顧APEC發展網路/數位經濟之歷程,卻在在反映中美兩強爭奪話語權的軌跡。網路經濟在2014中國主辦APEC時,提出「APEC促進網路經濟合作倡議」(APEC Initiative of Cooperation to Promote Internet Economy, APEC, 2014a),列為新經濟的一支(APEC, 2014b,注1),此為APEC討論網路/數位經濟的濫觴。中國首先提出網路經濟的數月後,美國即提出數位貿易及數位經濟議題,作為爭取網路經濟話語權之槓桿。就詞義而言,中國提出「網路經濟」背後指涉的議題包括電子商務、數位應用等,以能力建構議題為核心。美國提出的「數位經濟」,則聚焦跨境貿易,並隱含跨境數位應用等議題,偏向經貿自由與便捷化工作,其中也納入美方所關切的隱私權保護以及網路安全等議題。
APEC、數位經濟、中美競爭、貿易體系、數位貿易、全球化、區域合作、基礎建設、一帶一路、FTAAP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