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陳博志論壇】經濟成長率是什麼因素貢獻的?

 

台經月刊

 

【陳博志論壇】經濟成長率是什麼因素貢獻的?

陳博志(台灣大學經濟系名譽教授‧台灣經濟研究院顧問)  (2015/11/20)    《台經月刊第38卷第11期》

通常解析對經濟成長之貢獻率的方法常造成誤解

經濟成長率即GDP實質成長率是最受重視的經濟數字,因此人們也很想知道是什麼因素在讓它增加或減少。經濟成長既是經濟整體展現的結果,它的影響因素及其之間的相互影響當然很多,那些因素最為關鍵也可能因採信不同理論而見仁見智,所以可以有各種不同的方式或角度來看各種因素的貢獻。而由於統計上最方便觀察和預測GDP的方式是透過其支出面的各項構成因素,因此由支出面來討論各因素對經濟成長率的貢獻,也成為最常見甚至是我國所得統計中也明白列出結論的方法。然而這方法卻很容易造成誤解甚至誤用。


支出因素對經濟成長率之貢獻率的算法

GDP (Y)是某期間內一國國內的總生產毛額,這些生產無非是用在消費(C)、投資(I)、政府支出(G)、以及出口等支出,但這些支出除了買國產品,也可能用於出口品,所以這些支出的總和扣掉進口(M),才會等於GDP,這即是常見的國民所得恆等式:

Y=C+I+G+X-M.................................................................................(1)

而每年GDP的增加量(∆Y)就會是各項支出增加量之和減去進口的增加量:

∆Y=∆C+∆I+∆G+∆X-∆M.................................................................. (2)

因此經濟成長g就可寫成:

.......................................................(3)

或進一步寫成:

..............................................(4)

於是經濟成長率就可依(3)或(4)式,拆成各項支出增加量或增加率的貢獻。國民所得統計或一般在談論各項因素對經濟成長的貢獻時,就是依(4)式來計算的。

以消費為例,(4)式表示消費的成長率和消費占GDP的比例()之乘積,即是消費對經濟成長率的貢獻。可見消費成長愈快,以及消費占GDP的比例愈高,消費對經濟成長率的貢獻就愈大。而當任何支出項目的成長率是負值時,它對經濟成長的貢獻就是負的。

GDP貢獻率經濟成長迷思進口解釋偏誤附加價值率出口乘數效應政策誤導風險淨出口錯解潛在產能投資乘數效益政府支出效用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