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借鏡國外會展業發展經驗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借鏡國外會展業發展經驗

吳旻華  (2005/03/07)    《台經月刊第28卷第3期》

近年來,由於世界經濟全球化、商務活動日益頻繁,觀光產業快速發展,會議展覽產業(以下簡稱會展業)因而大為看好。有鑑於會展業對舉辦城市可衍生之周邊經濟效益,約為該活動自身營業額8~10倍,其經濟帶動效果非常大,所以受到世界各國重視。

審視法、德、美、日等會展業蓬勃發展國家之發展策略,發現各國發展策略不盡相同,目前我國政府將發展會展業的政策目標鎖定為「觀光客倍增」,以觀光為發展之主軸,期望藉由吸引國際旅客來台以促進國內經濟發展,進而帶領台灣邁進國際舞台。我國會展業起步較晚,政府、業者或民間對於如何發展會展業都還處於摸索及學習階段,因此若能充分瞭解先進國家會展業之發展狀況及相關政策制訂,從中學習國外之相關經驗與做法,相信對於國內會展業的發展將有莫大助益。

本文希望透過介紹其他國家,如:美、日、德、法、新加坡等國發展會展業之相關經驗與策略,做為我國發展會展業之借鏡,職是之故,本文將先說明國際會展業的發展趨勢與各國會展業之現況,再歸納分析先進國家會展業的推廣模式,最後就台灣會展業未來可能發展方向提出建議與結論。

國際會展業發展趨勢

ICCA(International Congress and Conven-tion Association)統計,每年全球所舉辦之的各種國際會議40萬個以上,會議總開銷2,800億美元。不論從「質」或「量」的觀點來看,歐美各國長期為會議產業之主要市場,近幾年快速發展的亞洲地區亦出現不少新興之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如香港和新加坡。隨著中國會議市場快速發展ICCAUIA(Union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皆認為亞洲地區的會議產業,未來將具有極大的開發潛力。

ICCA的統計顯示2003年國際會議舉辦次數最多國家之5名依序為美國、西班牙、英國、德國、義大利,亞洲地區國際會議的主要國家依序為日本、新加坡、南韓。最受歡迎的會議城市5名依序為:維也納、巴塞隆納、新加坡、斯德哥爾摩、柏林。亞洲地區有漢城、曼谷、香港名列在20大受歡迎會議城市中,台北則為36名。
會展業之興起帶動許多相關產業發展,同時為因應會展業發展的需要,各種組織和專業分工體系紛紛應運而生,茲說明如下:

(一)相關國際組織

由於會展業蓬勃發展,國際上成立許多會議展覽方面的國際組織,提供專業接待服務、統計指標體系建立、服務規範、展覽、會議等方面的服務,這些國際組織因不同規模、內容、地區而有不同的組織型態。IACVB(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nvention & Visitor Bureaus)專門提供會議主辦單位各城市詳細資料與設備及會員相關教育訓練課程等服務ICCA(International congress and Convention Association)主要工作為建構會議產業國際性網絡、提供各會員交流機會等,其他國際組織尚包UIA(Union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負責從事國際組織相關研究及提供國際會議統計數據MPI(Meeting Professional International)扮演認證角色、開設專業課程、提供會議產業新知、擔任聯繫窗口PATA(Pacific Asia Travel Association)主要工作為提升亞太地區旅遊價值、建立關係網絡、提供交易平台。

會展業國際會展台灣會展業觀光經濟效益政府支援專責機構國際會議旅遊資源展覽設施城市行銷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