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中國房地產市場現況與走勢
李戰軍(作者為浦東改革與發展研究院房地產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2007/01/08) 《台經月刊第30卷第1期》
當前中國房地產市場狀況
欲正確認識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走勢,最重要的觀察點在於深入瞭解中央政府對房地產市場進行調控的指導思想,從執行效果看,目前這一指導思想的核心,旨在解決房地產投資成長過快、商品房價格上漲過猛、商品住宅供應結構不合理,以及房地產交易市場秩序的紊亂。這一政策至今已施行四年,其中2005年和2006年又連續進行了兩輪行政和經濟調控政策的組合拳。從整體上分析,這一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與經濟發展的總體狀況基本協調(見表1)。
表1 中國房地產投資及成長情況
(一)2006年前三季度中國房地產累計情況
1.完成土地購置面積24,05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
2.商品住宅投資額為9,076億元,同比成長29.5%,銷售總額10,347億元,同比成長17.8%,銷售面積32,321萬平方米,同比成長10.9%,銷售價格3,201元/平方米。
3.寫字樓投資總額為579億元,同比成長15.8%,銷售總額為569億元,同比成長32.7%,銷售面積675萬平方米,同比成長15.7%,銷售價格8,430元/平方米,同比成長29.4%。
4.商鋪投資額為1,541億元,同比成長16.9%,銷售總額為1,541億元,同比成長16.9%,銷售面積2,425萬平方米,同比成長4.5%,銷售價格5,604元/平方米(注)。
(二)對2006年房地產調控的政策作用和實際效果的爭論
目前相關的意見與爭論主要分為三種:
第一種意見認為中國房地產宏觀調控已經取得明顯成果,不再需要出檯新的更為嚴厲的調控措施。持這種意見的主要存在於地方政府、金融部門、部分經濟理論界人士、房地產開發商、中高收入階層和住房不動產擁有者。
第二種意見認為雖然調控政策已經有積極成效,但還不穩定,各地成效也不均衡,需要鞏固已經取得的成果。持這種意見主要存在於國家宏觀管理部門和建設部。
第三種意見認為房地產調控政策並沒有實際到位,成效甚微,地方政府不積極、不配合,房地產調控應該常態化、長期化。持這種意見主要存在於部分經濟理論界人士、國土資源部和中低收入階層。
中國房地產、宏觀調控、土地政策、物業稅、二手房市場、住房保障、房價走勢、經濟適用房、內需擴大、投資結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