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0年前後,網路業的本夢比激發了美國股市網路泡沫,也帶來了「新經濟」,泡沫破裂後以網路為基礎的新經濟一路向上攀升。全球網路經濟商機,為台灣資通訊電子製造產業帶來了持續發展的機會,台灣資通訊產業的努力創新精進則是業者掌握機會的基石。當然,過程中也伴隨著「一代拳王」及「毛三到四」業者,以及藉著台灣三邊貿易的中國供應鏈與群聚新競爭者的崛起。現在,基本網路應用已在全球普及,全面性的應用與融合智慧化正在起飛,已經到了必須讓台灣產業發展願景重定位的時刻了!
依近年各類寬頻網路技術的應用與普及發展,可以發現到不但已更為深入到人類社會經濟的各層面,同時也發現到有更多的創新活動加速發生。這樣加速融合的趨勢,不但將帶動各種產業提供產品服務的新模式與新型態,同時更將影響到人們食醫住行育樂等日常生活,預期將藉由行動載具、物聯網與數據分析回饋,為人們帶來更便利、更安全的生活及效率品質持續精進的生產,更為重要的是由於這些改變所帶來的機會明顯且龐大,不但引發各國天使創業投資的注意而積極投資與育成,許多主要國家的政策與跨國企業也開始朝結合軟硬體以改變製造業,例如:德國工業4.0、美國國家科學院(NAS)提出「擁抱未來製造、技術與工作」、日本科學振興協會(JST)展開下世代製造的規劃研究,以及邁向服務體驗、政府的智慧化開放治理,企圖透過政策加緊催化前進,以掌握後續的優勢。
誠如美國國家科學院「擁抱未來製造、技術與工作」報告中所提,這些都是源於軟體與資料融合的數據分析及分散式工具(distributed tools)所帶來的龐大機會。舉例來說,醫藥產業將可以透過apps協助驅動與瞭解病患行為,除更瞭解病患外,更能讓病患的症狀有效改善。也就是說,在智慧聯網、數據分析、精準量測等技術廣泛應用在生活與生產活動時,將因資料準確傳輸、即時回應與分析解決了過程中的「資訊不對稱」問題,同時更產生自主反饋學習效應而帶來大量的經濟效益,預期將大幅超過以往單純發現新大陸、發掘新材料、規模經濟改善效率等傳統經濟邏輯所帶來的效益。
依台經院的長期研究觀察,台灣產業的主要競爭優勢從價值鏈看是在製造,從供應鏈看是屬於中上游的中間財,從研發創新能力看,資通光電與機械領域一直是我國表現較為亮眼的領域。非常明顯地,台灣的產業競爭優勢不久將會面臨到生活場域智慧化、製造業智慧化及服務體驗化趨勢的強烈挑戰。
其實,在面對往後幾年數位技術跨領域融合所帶動的全智慧化趨勢下,台灣當前資通訊製造產業及機械設備產業的雄厚基礎是全球絕無僅有的發展優勢。如果能夠發展出一套整合營運發展模式引領,不但將可以協助台灣維繫競爭優勢,發展出智慧生產模式,甚至可以為在地居民帶來擁有智慧醫療、智慧運輸與智慧節能等全面智慧生活的全球頂級智慧城市。或許,這樣一個可以兼顧居民生活與生產經濟的願景,可稱之為全智慧化國度!
什麼樣的整合營運模式可能有這樣的潛力?當然,不會是單純的研發或促進投資而已,這需要完整有策略邏輯的配套思維,甚或需要相當的槓桿資源與連結力道,更為重要的是需要以政府「策略目標規劃」為起點的「組織與流程創新」。
舉例來說,位在台北市精華地段的空總舊址價值不菲,雖然已經從之前的六本木或社會住宅的改建跳脫出來,但是仍相當缺乏未來可以想像的具象情境,如此具發展潛力的地點,就可以作為槓桿資源的起點。如果這塊地在現有建築保留的前提下,設定目標期許它能朝向「全球最智慧化的古蹟生活場域,同時限制參與其中的必須有一定比重的台灣業者(如四成),獲選者可具體營運四年」,提供出來讓全台灣或全世界共同想像這空間可以如何的全智慧化,讓全世界都驚豔的全智慧化;同時,決定過程中將納入專業審查與全民票選。如果經過妥適的設計與操作,藉著這塊地的活化,將有機會吸引全世界目光,全世界最智慧化的技術與應用都可能來到台灣,這全球最佳的典範將擴散到台灣各地,帶動國內各種場域的全智慧化,同時更可藉著國際的曝光與經驗的擴散,帶動台灣產業的智慧化並連結到國際市場。
面對數位網路技術的全面應用,政府及業者當然也都非常關注,特別是政府的整合施政方案從M台灣、智慧台灣到愛台建設,產業發展方案從十大六新四智、到三業四化以及最近的產業升級轉型,行政院產業科技策略會議主題從全產業加值、智慧自動化到智慧聯網,確實也都是朝著為改善台灣居民生活及促進產業升級的方向努力,但是許多方案在國家預算成長限制、量化KPI限制讓執行者日趨保守、促產法轉向產創法讓政策失效、執行者致力「研究」而與產業化脫勾等狀態下,整體推進的效果相當有限。再加上國內各方業者為了將本求利,還是偏重即時可獲利的心態與作為,對企業內數位化管理、人才、智慧財產等軟性議題多未能緊密連結到企業發展策略,整合能力不足其實也無法各自因應這麼龐大的機會與挑戰。
新的挑戰,其實也是個轉機。幾十年來所形成的制度,在預算、人事、管考與績效評估各方面都已經形成有志者發揮的侷限時,跳脫現狀的組織創新與流程創新,或許才是引領台灣邁向全智慧化國度的策略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