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景氣特別報導】前瞻景氣新曙光——2017年經濟景氣趨勢研討會側記

 

台經月刊

 

【景氣特別報導】前瞻景氣新曙光——2017年經濟景氣趨勢研討會側記

整理/許芬鈴、攝影/熊昔麒  (2017/01/20)    《台經月刊第40卷第1期》

img1 
 

左起:連科雄主任、林建甫院長、江丙坤董事長、孫明德主任

 

本院20161110日假福華文教會館前瞻廳,舉行一年一度的2017年經濟景氣趨勢研討會」,會中主要安排三項重要議題。

首先由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孫明德主任主講「前2017景氣新曙光」,分析國際經濟復甦仍有疑慮,使2017年全年經濟成長幅度雖較上年增高,但增幅有限;再者由花佳正副所長分享「創新抗低薪.再造產業新契機」;最後在產業轉型的轉折點上,則由區域發展中心連科雄主任為與會貴賓探討「台灣高成長中小企業之數位轉型模式分析」。

 

img2
 

2017年經濟景氣趨勢研討會」現場

 

2016年的三大不確定因素

雖然美國失業率降至新低點,但企業經營又開始出問題,因此經濟難以再創新高;而中國實體經濟的降溫,無異成為國際經濟最強的大陸氣團,加上紅色供應鏈產品開出,也威脅我國光電等產品在中國的市占率,促使IMF等國際主要機構紛紛下調預測。

孫明德主任以景氣霸王級寒流來襲,形容台灣經濟正處於冷颼颼的天候2016年我國經濟所面對三大不確定因素為(1)國際金融市場劇變:尤以中2016年股、匯市開局不利為代表(2)國際油價持續重挫:根據台經院估算,台灣出口與國際油價漲跌相關係數高75%,意味著跌跌不休的國際油價,將持續波及台灣出口(3)新手政府的表現:自台灣總統大選結束後,看守政府的交棒,恐也會削弱新手政府的經濟應變能力,在這段青白不接的過程中,希望我國經濟不至於失守。

而貿易表現部分,終結長17個月的出口衰退,原油、原物料價格亦2016年年中止跌回穩,對於新興市場及開發中經濟體,以及台灣相關產業供應鏈可望帶來利多。但受制於主要經濟體前景仍未明朗,需求尚未全速擴張,加上貿易保護風潮再現,都將2017年台灣貿易帶來影響。
 

img5 
 

左起:孫明德主任、林建甫院長、江丙坤董事長

 

單輪車跑不快 設備變成老太太

由於國際經濟復甦仍有疑慮,美歐失業率改善有限、美國面臨回檔修正、歐盟擴張趨緩、中國出L型新常態、日本則欲振乏力,且各國利率政策分歧,中國的貨幣政策採行內寬外緊,雖然半導體帶動投資動能、民間消費回溫,但貿易展望仍顯保守,對於台灣出口帶動效果有限。

由於目前主要靠民間消費、民間投資、政府消費三項指標支撐,而半導體的投資動能,雖帶GDP的成長,但單輪車要推動三輪車,要求它加速前進有一定難度,這些因素也促使2017年經濟成長幅度雖2016年提高,但增幅有限。

 

才過西風,又過東風

2017年台灣經濟情勢,可謂之「才過西風,又過東風」。觀2017年全球景氣受川普當選、英國脫歐等影響,孫明德直言,在固定資本形成方面,我國受惠國際經濟表現回溫、半導體廠商持續加碼,以及面板廠商看好換機商機等有利因素的挹注,民間投資成長率可望持續提高。另外,新政府上任後亦積極增加政府及公營事業投資,預2017年固定資本形成將有所成長。

但新政府對兩岸政策採趨緊的策略,對我國經濟前景亦不容小覷400陸客帶來新台1,800億元的經濟效益,如換算成美元,陸客來台幾乎等同為蘋果代工的貢獻,故中美兩大經濟體對台灣不論是服務輸出或商品輸出,都是重要的命脈。由於政治不易量化,但從目前可觀察到的陸客減少現象,不僅削弱了餐飲、觀光、零售的獲利,又頻繁的颱風入境,也打亂觀光業者的收益。但也有部分業者對陸客縮減樂觀以待,認為現階段是重整「零團費、低團費」的契機,眼前未必就是利空,畢竟其中尚有重新整頓市場的因素存在。

台灣經濟貿易保護產業轉型民間投資出口回穩川普政策兩岸關係新南向半導體產業數位轉型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