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日前提出「推動中堅企業躍升計畫」,即是希望透過「建基盤」、「助成長」與「選菁英」三個面向的策略規劃與推動,協助優質中小企業在既有基礎上,找到關鍵生產技術,使其能夠在利基市場中占據無可撼動的地位,成為名符其實的「中堅企業」。
觀察國際知名中堅企業,如蔡司、BRITA、福士集團、凱馳、路德、島野、樹研工業株式會社等發展歷史可得到一個重點,這些企業之所以能發展成中堅企業或隱形冠軍,是因為擁有世界級的特殊Know-How,能在品質與服務創造優勢,進而成為客戶不可替代的供應商,同時在深耕技術外,採取足以維繫競爭力的經營策略、商業模式與組織架構。這些成功經驗與條件,都不是短期內可以培養或複製。因此,若從企業技術扎根及突破人才、技術、專利與智財權及行銷品牌等障礙所需之實際投入來看,當前政策的推動模式仍有若干亟需精進之處。
政府應將中小企業分成三個族群:一般中小企業、潛在中堅企業、中堅企業,同時以兩種不同策略構面來幫助企業,意即透過共通性策略,完備國內產業發展環境基礎,以協助一般中小企業逐步提升競爭力,達到潛在中堅企業或具有中堅企業實力的層級;另外一構面為針對性策略,就已為中堅企業者給予維護競爭優勢的協助,而潛在中堅企業則提供發展成為中堅企業的協助。共通性策略的相關研究著墨甚深,不在此重複。本文僅就政府應如何協助潛在中堅企業與中堅企業的精進作法進行說明。
發掘國內中堅企業
根據國內外中堅企業分析,中堅企業特性之一就是低調行事,且多為家族企業不願意露出,所以較難從一般生活中發掘。因此,政府可以協調財政部提供貿易磁帶資料及廠商名錄,作為篩選中堅企業的依據,從幾個主要出口市場中,挑選出某一產品出口值較大,甚至是占該產品整體出口比重前三大(可視為中堅企業)或前十大(可視為潛在中堅企業)的企業名單,再據此私下拜訪是否有需要政府提供協助之處。
技術研發與提升
由於潛在中堅企業的企業規模不如大型企業,所以面對技術研發時很容易因為內部資源與能力不夠而阻礙技術發展與產品開發。因此可以透過產學合作方式,由業者主導技術開發議題與方向,而大學院校提供研究能量、研究設備及相關解決之道,以彌補潛在中堅企業內部研發資源不足的問題。亦即大學研究能量與技術服務必須要能與潛在中堅企業相配合。
就中堅企業而言,由於已具備產品獨特性與關鍵性技術,若要維持優勢地位,就要持續不斷的創新研發,以避免被後進企業超越,故政策重點是如何協助其維護既有技術能力的競爭優勢。因此除了透過前述的產學合作外,凡是經政府評定屬於中堅企業者,國內各財團法人研究機構就應該在其請求之下,協助執行相關的技術研究與開發。例如國科會可針對中堅企業需求,委託相關大學科系執行專案研究計畫,進行基礎科學技術研究。而國內各財團法人研究機構也可以應用自身技術能量、設備,來為中堅企業量身打造相關的技術開發工程。
專利與智財權的布局
由於中堅企業或潛在中堅企業只專注於本業產品研發設計,所以從產業鏈角度來看,一定會和其他廠商有銜接上的問題。同時,又因企業規模不如大型企業般有較完善的專利與智財權布局,容易產生侵權或國際專利訴訟等事情。因此建議以下幾點方向:
1.一旦發生侵權導致國際專利訴訟,將是一場漫長的官司過程,政府可以建立管道來提供相關協助,例如法律諮詢服務、委請訴訟律師等。
2.由於國際專利訴訟經常涉及相互毀滅的狀況,工研院可以盤點既有技術,授權給國內中堅企業或潛在中堅企業,以充足在談判桌上的籌碼或與對方進行交互授權之用。同時基於此,工研院也應該經常研發一些防護型的專利,隨時技術授權給中堅企業。
3.可委託國內各財團法人研究機構針對既有專利與智財權的布局下,如何避免或減少專利侵權的商業模式進行專案研究,並將成果提供中堅企業或潛在中堅企業作為參考。
提升品牌價值與行銷及企業競爭力
就中堅企業而言,品牌與行銷理當有所發展,反而是潛在中堅企業相對缺乏品牌與行銷的能量,因此協助潛在中堅企業建立品牌形象與行銷通路才是重點所在。
1.可建立品牌共用或品牌合作模式,來協助潛在中堅企業建立品牌。換句話說,藉由已經在國際上建立聲譽的品牌,透過某種合作機制,讓潛在中堅企業可以共用,帶動與建立潛在中堅企業的品牌知名度,類似於NB的Intel Inside一般。然而此種合作模式的機制該如何設計、其中的利益分配該如何劃分,則是有待於進一步研究與分析。
2.加強國家形象與企業品牌形象結合,以提升企業品牌效益,如同泰國、韓國積極創立國家品牌與形象。又或者是潛在中堅企業品牌形象之建立宜與MIT之推廣相互結合。同時協助潛在中堅企業建立全球行銷管道與網絡,例如在主要的國際機場、各大國際都市設立台灣精品的據點或台系百貨公司等。
人才培育
以往多以「產業」為對象進行產學合作及人才養成,但難以應付企業需求。所以建議以「企業」為對象執行產學合作,以培育所需之技術人才,意即由於中堅企業或潛在中堅企業所需要的特殊技術人才比較少見,無法從一般教育學程中養成,因此國內大專院校可以針對其對特殊技術人才的需求,採定期或不定期方式開設企業專班,來訓練培育企業所需人才。
開拓海外市場
由於中堅企業大多屬小市場的產品,如遇貿易障礙,政府不見得會知道,因此政府必須更主動去瞭解及協助解決其所面臨的貿易障礙問題,例如可以透過雙邊或多邊貿易談判,來協助業者排除障礙、開拓海外市場,尤其中堅企業多處於小市場,相較於大市場其談判成功機率反而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