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時代的來臨,使得國際之間的交流、互動日益頻繁。而區域經濟概念也逐漸興盛,自最早的歐洲區域經濟整合,至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爾後的亞洲區域經濟整合,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東協國家在簽署「東協經濟共同體」後,東南亞共同市場已具雛形,亞洲經濟貿易競爭情況也日益激烈,加上近年來中國經濟崛起,大中華經濟圈的整體經濟及貿易實力逐漸增強,將可望成為全球區域經貿板塊中最具潛力的地區。
前述區域經濟的發展及全球化的影響,促進國際交流、貿易往來與知識的流通,卻也帶來全球問題與挑戰,例如:糧食、疾病、戰爭、環保等。如何解決這些跨越國家疆界的挑戰,是我們所密切關注的焦點,但卻往往在國與國之間的對話中,變得漫無邊際、緩慢難行。但重新檢視這個困境,若我們能避開國家之間無法迴避的對立與制衡力量,並將目光從「國家」轉向可實際行動、解決問題的「城市」著手,讓城市與城市間的實質交流,成為解決全球問題挑戰的推手,這將可能成為打破僵局的新解。
然而,城市的鏈結往往透過特定議題的凝聚與交流,例如:產業發展、永續發展、都市發展、姊妹城市等議題,來探討城市合作及投資招商的可能性。台灣是個四面環海的島國,因此孕育許多臨海的港灣城市,我們也發現對於一個以「城市」為主體、以「港灣發展」為交流議題之平台是目前國際上欠缺的。全球的貿易自古以來透過海洋航線而興盛繁榮,各地的港灣發展與當地城市緊密鏈結著,而城市的興盛也與當地港口的成長息息相關。擁有港灣的城市歷來在經濟成長與城市發展上動能強勁,是在全球環境中,足以共享資源、強化城市間互惠合作之力道的主要角色。
隨著全球化的腳步,港口所創造的經濟效益如今分配至全球各地,但伴隨港口開發而來的多種負面影響卻需由城市當地來承受。加上現今港口與港灣城市的成長已不如以往般相輔相成,港灣城市更需要從多元面向提升競爭力,不僅思考如何因應隨港口與既有發展而來的負面影響,更透過港口開發、港灣再造、產業升級、人才引流等多項策略,創造城市轉型的契機與動能。
惟有在適當的政策工具和城市規劃下,港口所創造的價值和競爭力方可成為港灣城市經濟成長的重要推動引擎。而從國際上港灣城市發展的軌跡與趨勢,亦可觀察到港灣城市在轉型發展的道路上,除了基礎建設方面的強化之外,逐步引入具知識及技術的人才亦為非常重要的課題。伴隨著會展、文化、觀光等產業的興起與成長,也看得出過去港灣城市以物流、製造業為主的傳統產業結構正緩緩轉變。
許多港灣城市在面臨前述全球化影響及區域經濟整合之勢,思考著如何藉由種種策略提升城市實力、強化全球競爭力。為因應前述轉型需求,港灣城市應有與過去截然不同的作為,才能突破困境。而台灣城市亦不例外,應透過城際間的交流,讓經濟、環境、文化等各種面向的資源、知識與人才得以流動,除可鞏固城際間的情誼,並可以此為基礎延伸更進一步的經貿合作,從而創造共同利基,獲取龐大的經濟商機。
以國際上幾個港灣城市轉型成功為例,日本以水岸及港埠再開發政策,將舊有的大阪城打造為商業貿易與傳統文化並重的港都城市;韓國釜山近年以港灣物流、影視文化、會展產業等策略性產業發展提升整體經濟動能,使得釜山貨櫃吞吐量成為世界第五;英國利物浦近年主力推動港灣物流產業、文化創意及觀光會展產業,成功辦理超過五萬場國際盛會形塑城市品牌知名度,成功由工業之都轉型為文化之都;美國的邁阿密經由扶植油輪母港等相關政策,將原為槍枝販毒的犯罪城市成功轉型為會展觀光的港都城市;法國馬賽近年以運輸物流、微電子產業、文化觀光會展產業發展,成功扭轉過去多重文化移民的低階文化形象,至今成為法國重要的商業貿易港灣城市。
過去曾高居全球第三大貨櫃港的高雄,隨著國際各區域經貿版圖變遷,不僅須因應來自鄰近國際港口的競爭壓力,且在許多產業已出現外移趨勢下,面臨勞動就業人口逐漸下降的窘境。加上永續經營發展的思維崛起,以及國內產業升級壓力與重汙染、重金屬產業轉型的需求,更是高雄扶植新興產業、帶動城市經濟發展、拓展高雄產業之國際版圖的時刻。因此,高雄近年來對外積極爭取國際活動與大型會展的舉辦,極力推動產業及城市轉型,並積極重新規劃港口與城市間的連結。包括2009年世界運動會、2013年亞太城市高峰會、2014年全球經濟商管學生會等國際大型活動皆成功舉辦,除吸引全球目光外,2014年高雄更躍升為亞洲排名第17位的國際會議城市。
2015年8月中旬高雄將以「長期推動國際交流與產業合作」之策略思維為出發點,主動作為「全球港灣城市論壇」發起城市,除了亞洲港口城市以及姐妹城市為主要邀約對象外,亦借鑑歐美國家的港灣轉型實例,透過國際港口城市間的經驗交流,共同探討如何因應全球化浪潮趨勢。高雄所著重規劃的,並不僅是單年度的重大國際會展活動,而是更大的企圖心,希望能以建立可創造港灣城市雙贏、甚至多贏的國際平台,促成全球港灣城市結盟;亦希冀逐年耕耘以持續創造媒合商機、促進洽簽城市合作協議、帶動地方產業與觀光發展。期待高雄提供世界港灣城市一個交流與合作的互動場域,凝聚國際港灣城市間的合作共識,共同促進港灣城市產業的轉型與都市的發展!若能延續深化國際港灣城市的情誼,累積經貿合作的能量,將可共創豐富可期的經濟與外交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