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區域經濟整合與健康議題研析——以TPP為例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區域經濟整合與健康議題研析——以TPP為例

陳子穎  (2016/04/20)    《台經月刊第39卷第4期》

   隨著全球貿易活動的頻繁與複雜,貿易自由化對於健康有影響已是不可抹滅的事實。其中貿易自由化對於健康所帶來的正面影響包括:促進創新技術交流、降低商品與服務的價格以促進其可近性,此皆有助於提升生活品質並促進健康;然而,貿易自由化對於健康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並不亞於正面影響(1),近年來的研究更發現貿易自由化是導致非傳染性疾病發生率上升的原因之一(2 

 

WTO貿易協議與健康議題

   有鑑於此,貿易與健康的關係在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1995年成立後逐漸受到重視WTO考量保護人類生命與健康進而設置「最惠國待遇」與「健康例外」之原則,並2002年與世界衛生組(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發表共同研究「世界貿易組織協議與公共衛生(World Trade Agreements and Public Health),分別說明技術性貿易障礙協(Agreement on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TBT)、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措施協(Agreement on the Application of 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SPS)、與貿易有關的智慧財產權協(Agreement on Trade 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RIPS)、服務貿易總協(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 GATS)等貿易協定中與傳染病防治、食品安全、菸害防制、環境保護、藥物與疫苗可近性、健康照護與服務、食品安全與營養等健康議題有關的範疇(3,附表)。其中,如菸害防制議題便WTOGATTTBTTRIPSGATS協議有關,例如:美國禁止販售印尼進口之丁香味香菸,即違TBT協議中與商品的包裝、標籤、口味有關的條文內容。

 

   WTO貿易協議與健康議題列表
 

RTAFTA強化經貿關係

   儘管全球經貿活動大致上仰賴著WTO的規則運行,然而2001年起所召開的杜哈回合談判卻遲遲沒有結果,終2008年正式宣告破局;多邊協定談判毫無進展,使得各方皆感受WTO主導的多邊貿易自由化充滿變數與不確定性,再加2007~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全球經濟危機,各國因此紛紛藉由簽訂區域貿易協(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 RTA)或雙邊貿易協(Free Trade Agreements, FTA)來強化經貿關係。由於區域或雙邊貿易協定參與成員較少,議題較為單純且深入,且具有立即時效性,能夠補足多邊貿易體系的缺點;然而,這種趨勢恐會對公共衛生及人民健康產生新的衝擊。經濟學Jagdish Bhagwati認為FTA的增加會摧毀最惠國待遇原則,並有學者直言FTAWTO非歧視原則的一項例外,因其帶有差別待遇,只把好處給予締約國(4 

   儘管如此,面對區域經濟整合的風潮,我國仍無可避免地進行雙邊貿易協定的洽簽及推動加入區域經濟整合,例如:我國於2013年完成台FTA以及台FTA,並宣示將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的第二輪談判TPP號稱為高品質FTA,係WTO規定為基礎,向上建立更高標準之協定;目TPP12個締約國已於2015104宣布完成談判、達成協議,並共同聲明此一具有高標準、企圖心、全面性、平衡性之協定主要目的在於,促進經濟成長;支持、創造並維持就業機會;提升創新、生產力與競爭力;提高生活水準;減少貧窮;促進透明度、良好治理及提升勞工及環境保護。

TPP貿易自由化藥品專利學名藥食品安全醫療器材智慧財產權非關稅障礙公共衛生APEC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