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政經瞭望】亞太地區電信級物聯網號碼監理發展與趨勢研析
蔡孟珂、陳思豪、吳俊緯、游淨淳 (2018/12/06) 《台經月刊第41卷第12期》
亞太地區是目前行動物聯網應用發展最快的地區,根據市場調查機構Berg Insight (2015)預測,亞太地區的行動物聯網用戶數將以2015~2020年間的複合年成長率(CAGR) 17.8%成長至2020年的2.411億戶,整體亞太地區的物聯網網路總營收亦將從2015年的32億歐元成長至2020年的71億歐元。我國位處亞太樞紐,如能掌握亞太各國行動物聯網監理機制與發展趨勢,建立符合國際趨勢且利於產業發展的法規環境,將有利我國5G、物聯網產業生態系的健全發展。
物聯網電信號碼定址與識別
在萬物聯網時代,物聯網裝置唯一的識別和定址,方使物聯網裝置間能夠彼此通信。而物聯網技術又分為電信級物聯網與非電信級物聯網,分別使用不同的識別與定址資源。電信級物聯網的識別與定址資源為電信號碼,包含E.164號碼與E.212號碼;而非電信級物聯網使用的識別與定址資源則為IP位址(IP addresses),IP位址如同連網裝置的地址,透過IP位址進行傳輸識別,將資料傳送到唯一目的地位址完成通訊。
其中,E.164號碼和E.212號碼是物聯網服務發展之初就作為定址與識別物聯網裝置使用,而隨著eSIM的發展,將能使E.212和E.164號碼更有效的利用。eSIM為一種嵌入式的SIM卡,可透過遠端編程的方式對SIM卡內的內容進行新增與修改,例如物聯網業者若需切換電信業者,透過相應的程式切換eSIM內的設定檔即可完成。eSIM提高了SIM卡的靈活性,同時降低成本及複雜性,可望為物聯網業者解決傳統SIM卡固定電信業者設定檔的限制,有助於機器對機器(Machine to Machine, M2M)應用的跨境使用。考量服務提供的相容性及延續性,預期在短期至中期(甚至長期)內,將繼續使用E.164號碼和E.212號碼定址或識別物聯網裝置設備,因此,以下將進一步介紹E.164號碼和E.212號碼。
(一)E.164號碼
E.164號碼為公眾交換電話網路所用的電信號碼,凡是透過電信網路傳輸語音訊務的裝置皆須利用E.164號碼作為定址的依據。由於E.164號碼已具備可直接利用的網路基礎設施,電信業者、物聯網服務供應商皆傾向使用現有之E.164號碼架構進行物聯網號碼規劃。2010年歐洲郵政與電信會議(European Conference of Postal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dministrations, CEPT)電子通訊委員會(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Committee, ECC)第153號報告中,提供四種E.164號碼資源運用於物聯網服務基本選項,作為物聯網號碼規劃之參考。這四種選項包括:直接利用現行行動號碼區塊、設置新號碼區塊、由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核配號碼區塊,以及自行利用網路內部號碼(表1)。
物聯網、eSIM、電信監理、M2M通訊、5G應用、號碼資源、亞太市場、國際標準、跨境漫遊、數位轉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