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從創新科技應用探討國內社會企業發展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從創新科技應用探討國內社會企業發展

謝孟錡  (2014/08/07)    《台經月刊第37卷第8期》

   社會企(Social Enterprise)是目前相當受到國際關注的熱門議題(1),其兼顧社會與經濟價值的組織特色,提供非營利組(Non-profit Organization, NPO)研究自給自足並永續發展的可行方向,促使實踐企業社會責(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的私人企業調整過去從事社會公益的傳統做法(2),同時讓創業者審視事業經營的初衷及其所能帶來的社會影響力為何。對政府而言,社會企業不但能夠直接面對且改善各類社會問題,並可減輕政府負擔,使更多資源得以投入如國家發展等相關重大措施。

   台灣已有許多民間組織如社企流、活水社企、研華文教基金會、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等,為推廣社會企業理念不遺餘力。而政府部門近年來亦積極辦理研討會、專家座談及經驗分享等會議,持續進行廣宣及研擬未來促進措施。在產官學研各界的合力推動下,逐漸營造出社會企業的生態環境,並且邁入組織多元發展階段(注3)。本研究將介紹國內應用創新科技技術之社會企業案例,透過發展緣起、歷程及成果了解其成功運作之關鍵因素。

 

   台北友善好餐APP功能介紹
 

社會企業案例介紹
(一)众社企股份有限公司

   為了推動身障人士、孕婦、老人等行動不便者友善的無障礙環境發展,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林崇偉教授於2012年創辦众社企股份有限公司,結合資訊科技及智慧行動平台分享友善餐廳資訊,並提供身障人士工作機會。

   過去有感於國內缺乏無障礙空間及相關資訊,林崇偉教授帶領所屬團隊研擬友善環境調查工具,同時與社福團體合作,招募身障人士擔任「愛的特派員」,於各式餐廳親身體驗用餐環境,除對店內設施進行評估外,亦給予業者相關建議,鼓勵業者提升行動不便者的服務及環境品質。之後並將各家餐廳的評鑑報告進一步整合雲端資料建置,開發「台北友善好餐廳APP」智慧行動平台,整合餐廳介紹、現場照片及評價,並留有特派員報告,提供行動不便的客人額外之店內資訊。其透GPS定位功能,可自動搜尋並依目前所在位置由近而遠列出附近所有友善餐廳。除了提供友善餐廳資訊,並連結休閒及大眾運輸等資源,不但「食」得安心,亦可享受「行」與「育樂」的便利(附表)。

   在众社企團隊的努力下,迄今已於大台北地區完成555家友善餐廳調查,並以免費方式公開推出電子版友善餐廳指南供民眾參考。此外,众社企亦串連香港浸會大學創行學會(Enactus)及社福團體,推出「友善香港好餐APP」,成功將此項創新服務及經營理念推至國際。

社會企業永續發展企業社會責任創新商業模式環保紡織無障礙設施弱勢就業綠建築科技應用共享經濟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