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新創大調查:成功創業,不能只有「創新」!

 

洞察觀點

 

新創大調查:成功創業,不能只有「創新」!

PwC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台經院  (2024/01/24)    《2023 台灣新創生態圈大調查》










台灣新創生態系相對以往已更為活絡,政府的新創政策也更貼近新創業者的需求;這些現象都可以從台灣經濟研究院近年的調查研究中發現,包括歷年台灣新創生態圈大調查及Findit.org.tw。另外,根據全球創業觀察(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 GEM) 歷年的專家調查,在「政府計畫」及「政府的支持及政策」兩面向,台灣2013 年排名近30名,已在2022 年進步到全球第一。只是,大家對於新創的期待,並不會停留在新創生態系的活絡,而更會期待新創能否對台灣產業及經濟發展有更具體及更巨大的影響。
具備創業動能不等於成功創業
觀察台灣的新創業者,大多數都對自己的技術及研發能力都相當有自信,也多認為比國際新創具有相對競爭優勢;在2021 年的新創大調查,大約有一半新創業者認為自己的「研發」及「商品化」能力具優勢。對自己的研發及商品化能力有高度信心,能有這樣正面的心態對創業者而言當然非常重要,不過具備研發創新能力僅是真正成功創業及在國際市場快速成長時的要件之一而已。

產品或技術差異化有限 影響新創成功進入市場
通常新創團隊至少會提出與市場上既有產品有所差異的創新想法,自我認為如果先讓想法落實,能開發出初胚(prototypes),然後拿著初胚,應該可以很快找到顧客。這樣的流程,通常會出現兩種結果:一是由於所開發的初胚,由於只是與既有產品有所差異,所以到了顧客面前,顧客就開始將新創團隊所提供的初胚與市場上的產品進行比較;此時,新創團隊所提供的初胚,將會由於「新創」,讓顧客沒有信心,由於缺乏規模,讓顧客覺得成本太高。此種情形,新創團隊剛要測試市場,就落入了劣勢。另一種結果,則是由於所開發的初胚,實在是與市場上既有產品有差異幅度相當大,甚至是全新概念的產品,自己認為潛在顧客相當廣;此種情境下,新創團隊必須要端著初胚,四處兜售,用時間與空間換取顧客的認同與埋單。

新創企業新創生態系創新政策研發創新差異化市場機制國際化市場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