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變.辨.辯】檢視高盛「金磚四國」報告——從經濟表現與經濟自由度切入
邱達生 (2007/09/10) 《台經月刊第30卷第9期》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於2003年發表「夢想金磚四國:前往西元2050年之路」報告之後,引起各界對於「金磚四國」乃至於新興市場相關發展的關注。高盛報告基本上強調: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等四個新興市場,由於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加上眾多的人口作為內需的後盾,因此該報告預測,這四個國家將在未來成為主導世界的經濟強權(參表1)。高盛報告的主要結論,可以進一步摘要為以下幾點:
(一)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等金磚四國在持續經濟發展政策下,其加總國內生產毛額(GDP)將在2025年達到G6國家總產值的二分之一。G6國家依目前經濟規模由最大至最小排名分別是: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然而,金磚四國的最大經濟體—中國,將在2041年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而印度也將在2032年超越日本,成為僅次於美、中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二)在持續經濟發展政策下,高盛報告預測:金磚四國GDP總和將在2050年超越G6國家的GDP總和。屆時,世界前六大經濟體排名依序是:中國、美國、印度、日本、巴西、俄羅斯。
(三)金磚四國未來的實質GDP成長將帶動貨幣升值,高盛報告預期:到2050年,金磚四國對美元的實質匯率將成長300%。而最初的30年將是這四國實質GDP成長最快速的時期,到了2050年,則只有印度與巴西能夠繼續享有3%以上的實質GDP年成長率。至於2050年的G6國家,只有美國能夠繼續維持2%以上的成長率。
(四)金磚四國崛起帶來的衝擊將包括:新的需求與消費力量形成;傳統經濟強國的成長逐年趨緩;世界市場的需求與供給將發生結構性的巨大改變;新興市場將成為企業與投資者獲利的必爭之地;未來世界經濟大國將不必然是富有國家。
表1 高盛預測之2005年金磚四國與G6經濟表現
基本上,高盛的金磚四國預測報告是建立一個非常重要的假設之上,亦即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等四國將會在主要政策不變與有利環境之下,持續經濟成長。此外,高盛報告認為充沛的資源(包括人力資源)是金磚四國主導未來世界經濟的關鍵。該報告的主要結論之一是新興市場的經濟成長動能強勁,除了帶動市場需求成長之外,並可拉抬企業投資的獲利機會。
高盛的金磚四國報告內容涵蓋短、中、長期的經濟預測,有關金磚四國報告是否過份樂觀?其實可以先檢視其短期預測的準確度。表2比較高盛於2003年對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等金磚四國從2002年至2006年之實質GDP成長率預測值,與英國經濟學人資訊中心(EIU)於2007年6月公布之相同時期年成長率做一對照。
由表2可以看出,高盛報告至少在短期的預測,並未高估金磚四國的經濟成長。根據EIU公布數值,除了巴西的成長較為溫和之外,其他三個金磚國家都有非常亮麗的表現,中國甚至持續出現兩位數的實質成長。
表2 高盛與EIU對金磚四國實質GDP成長率預測與實際值比較
然而在如此顯著的成長率下,全球投資人應該關心兩個基本面的問題:一是特定金磚四國是否出現經濟景氣過熱問題?二是金磚四國的經濟自由度是否充分保障投資人權益?本文希望藉由客觀的數據來尋找這兩個問題的解答,針對第一個問題,本文將參考金磚四國目前的「痛苦指數」(Misery Index)以及相關總體經濟數據來分析金磚四國的經濟現況;而針對第二個問題,本文將參考傳統基金會(The Heritage Foundation)與道瓊集團(Dow Jones & Company)華爾街雜誌社所公布的「2007年世界經濟自由度指標」,以尋求答案。
金磚四國、高盛報告、經濟自由度、痛苦指數、經濟成長、貪汙問題、政策干預、供需失衡、投資環境、新興市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