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產業動態SNG】從硬體邁向軟體,台灣遊艇服務產業的發展策略

 

台經月刊

 

【產業動態SNG】從硬體邁向軟體,台灣遊艇服務產業的發展策略

李伯言.陳妤岑  (2021/03/09)    《台經月刊第44卷第3期》

  我國遊艇產業發展脈絡與產品特色獨步全球,從過往大量代工製造小型遊艇,發展至今作為領導全球大型豪華遊(Superyacht)生產的主要國家之一。根據國際遊艇權威BOAT International」統(2020)顯示,2020年世界各國的大型遊艇生產總長度而論,台灣排名為亞洲第一、全球第四,僅次於義大利、荷蘭、土耳其,證明台灣遊艇製造實力廣受全球頂級買家信任與肯定。

然而,作為世界領先的遊艇製造國家之一、擁有四面環海的自然環境,國人於休憩活動中選擇遊艇/郵輪比例3.7%、水上運動比例2.2%,顯見國內水域遊憩市場與遊艇休閒產業仍有長足的發展空間。因此,本文將以國內遊艇產業現況、綜合國際產業特色為基礎,再配合訪談國內遊艇相關產業業者之結果,進行分析並提出發展策略,以促進台灣遊艇休閒產業的規劃與發展。
 

台灣遊艇製造產業

台灣目前遊艇產業群聚多聚集於我國南部地區,以台南市、高雄市為主,其他則有少數廠商分布於新北市、桃園市、屏東市等地區,全台超80%之遊艇出口經由高雄港,剩餘多為北部遊艇製造商,則是以基隆港為出口港口。真正有持續製造遊艇並營運相關業務的業者共19間,前三大遊艇製造廠商分別為嘉信遊艇股份有限公司、東哥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嘉鴻遊艇集團。上下游的相關產業製造或服務群聚,例如:船體原材料(樹酯、玻璃纖維、塗料)、船用五金、船內零組材、運送維修等,其代理商、製造商或服務廠商多位於高雄市臨海工業區或與高雄市內營運。

我國遊艇製造廠商目前受到自動化以及其他國家低價勞力之競爭,當前的主要產品方向為高度客製化、大型化、精緻化的豪華動力遊艇,行銷方式以自有品牌與代工並進。台灣遊艇受到國際遊艇買主的喜愛,因為工藝技術的水準優異、價格相對歐美品牌低廉,產品主力60~120左右之動力遊艇,產95%以上皆為外銷、主要市場為美國,並有出口至歐洲、澳洲、日本等地區。


台灣遊艇服務產業發展現況

有別於台灣遊艇製造產業已有完整的產業鏈與生態系,我國遊艇休閒與服務產業尚處成長階段。目前我國國內遊艇遊憩、水域運動相關的權責單位為交通部與教育部,而實際遊艇遊憩、使用、泊靠、駕駛等層面,監管單位就分散於各中央政府,例如:交通部航港局、港務公司、農委會漁業署、海洋委員會海巡署等,以及地方政府中的權責單位,如高雄市政府海洋局、台南市漁港及近海管理所,整體權責劃分不清,也直接影響國內遊艇休閒與服務產業的發展。

遊艇服務產業遊艇碼頭規劃台灣遊艇製造豪華遊艇港口發展策略海洋休閒產業海洋資源活化漁港轉型海上旅遊遊艇生活推廣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