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大趨勢下歐洲能源轉型策略介紹
尤晴韻、陳映蓉、陳婕莉、蔡毓如 (2020/04/09) 《台經月刊第43卷第4期》
近年來能源轉型已成為全球性現象,不僅影響能源供應結構,亦對民眾與企業快速達到脫碳目標有所貢獻。隨著再生能源使用的增加,太陽能與風能逐漸地取代傳統的煤、天然氣與核能,而成為世界主要能源來源,電力產業的發展正是引領這股能源轉型最大動力。
能源轉型受到整體環境大趨勢(Megatrends)影響、啟動與限制,所謂的環境、技術、社會與經濟因素大多不受國家決策控制,因此政府與企業必須找到因應這些趨勢的方法與策略,其相關作為有可能加速這些趨勢帶來的變化,或有可能延遲這些趨勢對於現況的影響。無論如何,在這些大趨勢下,任何國家或企業都無法獨善其身。
大趨勢的存在並不意味著每個國家會受到相同的影響,各國能源系統差異取決於先天稟賦、過去能源政策發展與決策或特定法規管制。了解這些大趨勢將助於在特定的歐洲地區、國家與地方環境下達到特定的能源政策目標。
本研究參考德國能源智庫Agora Energiewende之「2030年歐洲能源轉型:大藍圖」(European Energy Transition 2030: The Big Picture)報告,主要了解影響未來能源系統發展之十大趨勢,並借鏡歐洲在因應大趨勢而推動之能源轉型策略,作為我國後續規劃能源政策之參考。
影響未來能源系統發展之十大趨勢
(一)脫碳挑戰:隨著氣候加速變化,社會壓力下的行動隨之增加
全球人們逐漸明顯感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例如海平面上升、洪水侵襲、乾旱發生、動植物物種滅絕與區域糧食短缺等。溫度升高限制在1.5~2˚C或2.5˚C時,此時氣候變化對於地球系統與社會所帶來的影響有很大差異,即使每1/10度也會產生明顯的差異。
明顯氣候變化迫近全球對於氣候危機的認知日益增強,各國相關政策已經增加納入相對的因應措施,企業、投資者或民眾亦紛紛朝向採取有效措施,以促使目前能源系統迅速脫碳化,例如要求減少汽車、火力發電廠與工業設備所產生的空氣汙染。面對脫碳挑戰,隨著氣候加速變化,社會壓力下而採取的因應行動隨之增加。
(二)化石燃料價格下跌:煤炭、石油對天然氣將維持低價格,但波動性變高
數十年來普遍認為化石燃料將隨著需求增加及全球儲存量日漸耗盡而價格上升。然而透過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與世界銀行(World Bank)研究資料指出,至2014年以來,煤油、石油與天然氣價格逐漸下降,且近幾十年內將保持相對較低的價格,主要原因包含:
能源轉型、2050零碳目標、綠能科技、再生能源、數位化、電氣化、分散化、脫碳挑戰、能源系統效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