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文化軟實力,力搏新舞台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文化軟實力,力搏新舞台

賴逸芳  (2010/10/05)    《台經月刊第33卷第10期》

在上海世博重新發現台灣文創

201051開園的上海世界博覽會,8月中旬累積參觀人數突4,000萬人。除了台灣館和台北館之外,更多的台灣文化創意設計在這場博覽會中躍上世界舞台。

從最為人知的上海世博吉祥物「海寶」是來自台灣設計師巫永堅的原創作品,台灣的躍獅影像身兼台灣館和中國的創意總監、藝拓國際的自創品牌神話岩(TALES),獲選上海世博會特許產品。另外,台北藝術推廣協會藝術總監陳琪率領的台灣團隊,擊敗其他國際藝術團隊,入選為上海世博會主題秀「城市之窗」製作及表演團隊,其製作團80%以上來自台灣,機械設計亦由台灣福茂工程公司製作。

在世博這場國際盛事中,可以看見台灣人所扮演的角色。台灣設計團隊在世博期間處處留有痕跡,包含吉祥物、主題秀、舟橋、非洲聯合館,以及其他大陸企業館的設計等,另外台灣神達電腦也簽約成為上海世博會導航設備贊助商。

從台灣人在世博橫跨各館擔綱設計,台灣的專業服務能力藉由這次世博的舉辦躍上了國際舞台。過去台灣與國際的鏈結主要在製造業,從勞力密集的製造到現今的高科技製造,台灣一直努力提升附加價值與產業價值鏈,但是台灣在服務國際企業的同時,以及隨著國內經濟發展所累積的專業服務能量,一直難有伸展的舞台,因此藉著這次上海世博的機會,台灣人的創意與專業,開始有了施展的腹地。

 

ECFA與文化創意

上海世博中,台灣設計靠實力開始發酵,而2010629簽署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服務貿易早期收穫部門及開放措施清單中,在文化創意部分,大陸方面的開放承諾包含「允許台灣服務提供者在大陸設立合資、合作或獨資企業,提供自專業設計服務」,以及「台灣華語電影片經大陸主管部門審查通過後,不受進口配額限制在大陸發行放映」(1)。

 

1  服務業早期收穫清單
 

大陸為保護本土電影,對境外電影進口的數量及品質都有相當嚴格的法令限制,每年僅提50部的外國電影進口配額,而其中好萊塢電影就占20部的保障配額,純香港影片仍計算為進口片,但不受50部外片進口配額的限制。中國電影進口的管理許可權屬於廣電總局,電影局委託中影公司統一辦理選片、送審、簽約、進口、報關、繳稅、結算等事項,然後再向國內放映單位發行供片。

近年曾在大陸上片的「功夫灌籃」與「不能說的.秘密」等台灣電影,都有大陸或是香港的合作資金,屬於「合拍片」,因此較容易取得大陸電影市場的院線上映權。而以台2008年熱映的「海角七號」為例,由於是純台灣本土資金攝製而成,也沒有聘用三分之一以上的大陸演員,因此只能被視為「進口片」,必須與其他國家電影共同競30片的進口片配額。

商業服務業亞洲新興市場國際化策略服務貿易知識財輸出產業升級策略聯盟人才培育區域經濟整合跨境經營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